文/吴美福 盉,在夏代晚期出现,是作为盛酒和盛水的器具,盛行于商代及西周,在春秋战国仍流行。吴王夫差盉,是吴王夫差唯一一件遗留下来的青铜酒器,二千多年来,围绕这件夫...
文/吴美福 鬲是中华古文明的一种代表化石。为什么这么讲?早在八千年前,中华民族史前文明的人类就用夹砂红陶做鬲做饮食饮具,一直沿用到青铜时代基本上就不用了。明清时代还...
文/吴美福 吴王光鉴是春秋晚期的吴国的文物,现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院,共两件。吴王光鉴均为圆腹平底、双兽耳。器高35厘米,口径59厘米。出土时器内各有一小铜瓠。鉴上有铭文52字...
文/吴美福 当时吴国的青铜冶炼技术十分发达,为青铜乐器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1964年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出土了臧孙编钟九枚。正面有铭文,其中有攻吾欠两字,据考证攻吾欠即勾吴...
文/吴美福 乾隆二十四即1759,江西临江农民掘地得钟十一件。后由江西巡抚阿思哈(约1710-1776)进呈宫中。其上有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工○王皮○之子者减择其吉金,自作○钟,不...
文/吴美福 吴王阖闾剑通长60厘米,剑身长51厘米,宽5厘米,柄长9厘米,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剑身上布满了规则的17条鎏金龙纹,其中8对相对。剑格正面镶有绿松石饕餮纹,背面镶绿...
文/吴美福 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吴太子姑发孚反剑,此剑通长36厘米,铭文显示:攻庐大子姑发孚反,攻庐就是吴国,大子即太子,孚反即吴王诸樊,此剑是他为太子时所铸,应略...
文/吴美福 江苏省扬州市城北螺丝湾桥至黄金坝一带古邗沟遗迹,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邗沟又称邗江、邗溟沟、中淡水。春秋末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邗城下开凿...
文/吴美福 吴王寿梦戈通高6.9cm,宽14.9cm。戈内部呈镂空的动物造型,刻画一宽体飞龙。舌形短援,援面中间凹陷形成宽血槽,援末下垂成胡,胡后有扁圆形銎,上有一穿。援两面有8字...
文/吴美福 该遗址是中国南方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江西省宜春市吴城遗址发现于1973年,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山前乡吴城村,萧江上游丘陵坡地。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