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至德天下 >

吴学的精神特质是吐故纳新开拓创新80

发布时间:2021-06-14 08:48 来源:中国报道
文/吴美福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指出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吴学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支历史悠久,富有水乡特色,充满创新活力,独具风釆的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主流,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力量之一。
        3000多年前,堪称"世界开发区之父"的太伯、仲雍兄弟二人,历经艰难长途跋涉,从陕西岐山来到太湖之滨的梅里,开发江南,创立勾吴国。从此,吴学文化在勾吴国正式形成,并不断繁荣,发展,海纳百川,成为江南文明之花。
        无数个历史阶段证明,吴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政治道德的大进步,文化生活的大繁荣。太伯带来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是开拓,开放,包容,海纳,使得吴学处于南北文化的交汇点,同时处于大陆文化圈与海外文化圈交汇的有利位置,对中华文化的交流,起了交融和发展的重大作用。近代吴学的开放性,善于和率先吸纳西方文化,为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了桥梁和表率作用。
        吴学以其独特的吐故纳新,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激发了吴地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创新发展,使吴地成为全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对于整个长三角地区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发展科技经济起了巨大作用。
        创新是吴学的核心价值之一,吴学蕴涵的创新精神,创新特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吸收海外文化是吴学开放意识的重要体现,崇文重教精神是文化资源创造与提升的巨大动力,吴学的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越来越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人们共同遵奉的价值观。
        吴学具有代表和引领本区域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因素,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是引领,推动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关键。吴学核心精神的形成为长三角地区全社会所公认,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形成共识并牢固地得以确立,内化为共同遵奉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准则,历经千百年来凝聚升华,日渐明晰日益彰显深入人心,是引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吴学是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3000多年来,吴学之所以并没有像其他区域文化那样日渐沉寂式微乃至被冷落遗弃,而能世代传承,生生不息,至今益见其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吴地暨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不竭动力,就在于它能与时俱进,不断的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开拓创新,海纳百川,敞开襟怀吸纳外来文化的先进因子和优良元素,不断充实,丰富,发展自己,不断地剔除糟粕,不断地战胜愚昧,不断地推陈出新,在历史长河的奔流中,始终保持了先进文化的特质。
        经过3000多年的演变与嬗变,吴学已经发展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记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精神。
吴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呈现出优越的多彩粉呈的多面性。吴学是以一种物化的形态存在,从吴歌,昆曲,刺绣到玉雕,泥塑,年画再到扇艺,园林,建筑,人文荟萃,物质成果丰硕,文化成就异常丰富。
       吴学是以无形的精神意识形态存在的文化资源,吴学精神财富主要表现为开拓创新精神,开放进取意识和尚德重教精神。吴学以文化物质成果为基础,以文化理念为灵魂,不断地将文化资源经过合理的形式再创造,在传统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播,几千年来,不断地继续的绽放文化之光。
        吴学作为长三角地区区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它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许多优秀基因,与长三角地域特点相结合,兼收并蓄周文化,楚文化,齐文化和海外文化,不断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形成了灿烂的江南文明,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经济发展中,吴学对吴地乃至在长三角地区起到了深刻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吴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挖掘吴学的创新内涵,揭示吴学对经济的支撑与驱动作用,使吴学在新时期成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引擎动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吴学是一个继承,发展的历史过程,吴学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在太湖山岛发现大量的古生物骨骼化石,经考证这些骨骼有南北混合的特征,证明在旧石器时期吴地就有人迁徙的痕迹。后来,发现了马家浜文化,菘泽文化,良渚文化。吴学由此逐步形成,从吴国鼎盛到今天的发展时期。吴文化作为吴地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智慧的结晶,吴文化包含吴地人民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风俗等,是吴学的精神瑰宝,是长江流域乃至中华民族人民的精神财富。
        吴地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她在风云变幻中对中外人才和文化的承接。历史上每一次大的政治变动,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这无疑造成吴地人口结构变化和文化思想与观念的碰撞融合以及社会经济的繁荣。明中叶以来,吴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已形成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南北文化的碰撞中,吴人展现出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为长江流域文化进步,经济昌盛,社会繁荣提供了精神食粮和文化沃土,促成了文化江南的诞生。
吴文化作为中国优秀文化与独特的文化体系,在创造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确有许多值得认真检索与仔细总结的当代性价值,尤其在当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经济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掘吴学的历史底蕴,彰显其当代价值,寻求与文化现代化的结合点,探求吴学的现代化之路,使吴学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重新绽放灿烂的光芒。
        细察吴学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古吴学"与后世不断发生新变的"吴学"其内在的文化构造与外在的表现形式以及整体的文化面貌,事实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究其原因: (1) 吴学在文化体系上坚持了开放性,包容性的准则,犹如包孕吴越的太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 (2)在不断演变的社会条件下,吴学善于自审和反思,审时度势,顺势而变,及时接受新事物。近世以来,则率先转变观念,接纳工商文化。在当下,顺应世界形式,转变经济模式,变传统工业经济为科技经济; (3) 吴学因"水"而形成的流变性,锻造了自身特具的革命性的自新功能与文化机制。(4) 吴学成功糅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与现代世界文化"多元性"的开放性思想,崇尚包容,博釆众长,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准则,不断吸纳中外成功的理论经验与先进文化理念,为自身文化建设带来了更多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元素。
       吴地经济和吴学的发展演变经历了若干跨越式发展,到了隋,唐时期吴学日趋成熟,以江南为核心的吴地,唐宋以来即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人民最富庶,文化最繁荣的地区。到了元代中期,由于太湖及沿江沿海地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产业调整,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革命性意义。明代中期开始,吴地人文荟萃,文化艺术,美术工艺蜚声全国。这一时期的吴学,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反对束缚人性,提倡人性解放 ;在学术上,反对空谈理论,提倡经世致用,奉行人文主义,践行道德至上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有着突出的表规,在全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吴学的创新发展对江南区域的创新系统的建设具有重大持久的影响力。所以,不应把吴学仅当做普通的环境要素,应尊重吴学的内在本性,遵循吴学的发展规律,对吴学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加以重新认识。吴学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经济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传统历史优秀的吴学,发扬光大吴学的精髓。新时期经济发展模式赋予了吴学新的社会价值与功能。在对吴学的解读中,我们通过不断挖掘和发现她的现代化价值,从而证明了这一历史优秀文化对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影响力,这种内在的社会资本力量将会永久地延伸下去,吴学的创新与转型发展将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未来。
        吴学是中华民族的,它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的宝贝。吴学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在更大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展示吴学的发展足迹,感悟不同时期吴学的风彩,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以美学和文化艺术的享受,道德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

      【作者简介】吴美福,男,1956年10月生,福籍赣邑万年县,现定居县城。函授政治学本科学历。200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至今年,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各地吴家,走访了绝大多数国内各地宗亲和一部分海外宗亲,首届吴学体系建设研究会发起人。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