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原创作品 >

走进古文明文化源头崛山

发布时间:2020-08-03 10:4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付军让)崛山,文化底蕴深厚,是古文明文化的源头,他是岐山的圣山,是岐山人民的靠山,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从这里开始诞生,姬周始祖后稷弃的十二世孙周太王从这里走进了周原,汉佛教文化的始祖鸠摩罗什将佛教从这里推向了中国。

崛山是一个千山山脉部分上的泛指。一提起崛山,前面就有东、西、前、后字样,就是说崛山有东崛山、西崛山,前崛山、后崛山。今天我们从岐山县城沿关中旅游环线向东出发,在蒲村路口转北入山,经过了崛山沟,到达洞沟门,即九龙坪(也称龙凤坪),右边的东山似龙,为东崛山;左边的西山如凤,为西崛山,龙凤呈祥是岐山人民的圣瑞。

东西崛山合称前崛山。上了西崛山,沿西崛山粱顶山道向北再走3公里处的西边,有一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寺湾粱,西崛山粱和寺湾粱交接处的北边沟叫四湾沟,沟老第一湾叫后四湾,湾处有一片平地,叫前四湾。后四湾靠南崖处因有一佛教寺院,该佛教寺院为后崛山。前崛山的东西崛山加上寺湾的后崛山为一整体崛山,就是岐人所称的一地三山。

坐落在北山山脉中间的山峰崛山,历史上不断变化山名,是崛山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崛山以公元前680年西岐历史大地震造成的山之上部灵空窥窍,多石室穴窟,而被《岐山县志》和《岐山县地名志》称之为窟山之名已经2700多年历史;公元前1237年商小乙二十六年,姬周始祖后稷弃的十二世孙古公亶父由豳迁岐先在窟山“山后整”,他“休养生息,始南迁周原,定都岐阳”,周室后代称其窟山为周人崛起的地方,称窟山为崛(jue)山,崛山之名到今天持续了3250年;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西域龟兹高僧、西域后秦双国师鸠摩罗什三藏大法师去长安途径崛山时,又易名崛山为耆阇崛(ku)山,明代诗人王祎诗中的“堀(ku)山名刹”中的堀(ku)山之名,到今天已经1610多年。

崛山是一个圣地。历史上从古到今都有名人雅士前来朝拜,民间更是将崛山敬奉如神。这里的神很灵验,特别是文殊菩萨殿的感应,改革开放以来,在崛山林场曾经工作过的干部子女,考上大学的数不胜数,西交大、西工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都榜上有名,其中有多名子弟念成博士后。我曾经在《中国报道》平台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崛山是岐山乃至中国文化的根脉》,下面从六个方面汇报。

崛山是周太王“至于岐下”第一址,周人是从这里走进了周原,崛山是周人崛(jue)起的地方,周后人称此山为崛(jue)山。周人后稷弃的十二世孙古公亶父由豳迁岐时先在窟山“山后整”,完成了姬周部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迁徙。“山后整”的地方,是在地图和地名史上的东窟山脚下的“崛山洞”。 周太王东窟山脚下“燎、砍柞棫”,“棫”为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就是目前崛山周围生长的栎类青冈树。“燎”指放火烧草木,又喻火烧气势旺盛,着火面积大。“燎、砍柞棫”即为砍树开垦,“柞棫拔矣,行道兑矣”则是“休养生息”和修屋造房生活的开始劳作。

在崛山洞,古公亶父占卜联姻,娶岐山当地平原民族姜家沟流域羌族长女太姜为次妃,古公亶父被招为羌家上门女婿,由姬羌联姻发展到了姬羌联盟,后来进驻到了周原,决定在岐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建城筑室、建邦立国。这次的“山后整”,第一次壮大了周部族的力量。《诗经·大雅·緜》载:“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姬周能有八百年时间的周朝江山,周的后人首先想到的是窟山,他们将窟山称为崛山。1963年,建立崛山林场时,陕西省林业厅上报到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复时,批复成岐山县国有崛(jue)山林场。1992年,国有企业改制时,挂牌显示岐山县国营崛(jue)山林场,改制为岐山县国有崛(jue)山林场。1965年,岐山县在刘家原成立林校时,学校首名是岐山县崛(jue)山林校。1972年,岐山县文化馆副馆长庞怀靖老专家研究后,确认这座山名为崛(jue)山。1996年,毕业于北京林大的高材生陕西省林业厅造林处胡处长曾给我们说;“周公东征建立的燕国蓟,就是今天的北京,召公长子姬克替父执政蓟,将周文化带到了北京,北京人一直称此山为崛(jue)山”。岐山县前几部县志对此均有记载,从这一点上来看,周文化的根先在崛山,后在周原。

耆阇崛(ku)山是中国的第一座佛山,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是中国汉文化中最早的一座佛山。崛山也因佛教而著名,成为佛教圣地已超过了1600年,佛教是从这里走进了中国。后秦弘始3年(公元401),鸠摩罗什大法师从凉州到长安途径西崛山时,观此山大小山脉被树木覆盖、从地震遗迹留下的峭壁石窑东观,每天紫气东来,佛光咉照,山势形状竞如西域灵鹫,随想起《水经注》载,中印度古国摩羯陁国京都阿耨达王舍城之东北有耆阇崛(ku),两峰双立,相去二、三里,中间流水,鹫鸟常居其上,山名为耆阇崛(ku)或灵鹫山(灵山)。罗什发现与自己9—12岁在摩羯陁国阿耨达王舍城东北佛陀释迦摩尼讲经说法佛场学经的耆阇崛(ku)的山形佛气一模一样,犹如孪生姊妹山,即起名此山耆阇崛(ku)山。崛(窟)山从此山名又全称耆阇崛(ku)山,民间后来简称崛(ku)山,山名也一直沿用到今。耆阇崛(ku)山同印度耆阇崛(ku)遥相呼应,如一母栾生,为佛家姊妹山,使崛山成为中国独一无二、世界举二无三的佛教圣山。罗什从中印度到长安后,身兼龟兹国和后秦国两个国家双位国师重任,奋力译经,依靠他的得意弟子什门四圣、什门八俊、什门十哲等高僧,用了10年时间,就使汉佛教传到中国1700多年时间出现了5次高峰中的第一次高峰,结束了长达135年的五胡乱华时代。罗什和后秦王姚兴多次来崛(ku)山译经教佛,其中著名的《金刚经》就是在崛(ku)山译出的。在距今648年前的1369年,明诗人王祎来到崛山,面对崛山佛教实景写下了“万叠烟岚里,香城嵌碧丛。只今灯火寂,空对白云峰。”的千古绝句,这首诗是昔日崛(ku)山及佛教的真实写照。罗什是第二个鼻祖大佛陀,中国佛教首位四大翻译家,中国汉传首位五大译师。

据考,崛(ku)山寺比法门寺早300多年,罗什来崛(ku)山比国内最早的取经大师唐玄装627年天竺取经早226年、比玄装643年西域取经载誉回国早242年。崛山,不仅是印度佛教在中国最早的译经圣地,更是实为我国的第一座佛山。县委宣传部老部长曹宗仁、老县长蔡生明等老领导,很支持这个观点。

崛山是有世界历史记载的首次大地震遗迹博物馆。《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吕氏春秋制乐篇》《国语·周语》和《史记·卷四·周本纪》均记载,“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这些史籍都记载了西周末期岐山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而这次地震,被中国地震局记载为,中国和世界历史地震界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世界上第一个破坏性的一次大地震,称为历史上第一次大地震,史称岐山历史大地震或西岐历史大地震。在国家地震局有记载的66次(记录止1909年4月台湾台北大地震)中国古代达到7.0级及以上的历史大地震,和记载截止到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地震时的历史上79次特大地震,都将公元前780年的岐山历史大地震记录在首位。

崛山沟是西周大地震中“三川竭”中的一条沟系,崛山是地震遗迹“岐山崩石”的保管库,如流水坪的“龟卧石”、东崛山的“珍珠石”等,崛山虽然不是直接的岐山崩的崩石地,但崛山却是西周岐山历史大地震遗迹的博物馆,是由此地震加剧形成的石室穴窟的窟山。

四、崛(ku)山名刹是岐山八景之一。《岐山县地名志》中,明代诗人王祎就记述有“堀(ku)山名刹”。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岐山知县王毂重修的《岐山县志》卷首附有凤鸣朝阳、龙尾春波、周邸治泉、五丈秋风、资福烟霞、崛(ku)山名刹、实相晨钟、太白晴雪岐山八景。道台吴允谦赞称八景图“余披览未终,觉岚翠烟云,如撮来纸上。”崛(ku)山名刹为八景中的第六景。崛(ku)山名刹是以唐亁宁四年(公元897)耆阇崛(ku)山寺创建时,崛山佛教已兴盛了496年,崛(ku)山名刹从崛(ku)山寺中的西崛(ku)山顶法华寺为开始,向北到千佛寺、向南经白雀寺、海莲寺,再到龙尾沟流域南部的长老寺,有40多座寺院而称为崛(ku)山名刹列入八景。清光绪戊申年(公元1908)岐阳举人薛成兑撰文、邑武生李国栋绘画的《崛(ku)山名刹图》,就是记载的当时以西崛山寺院法华寺为领头第一寺的寺院和西崛(ku)山南北的几十座寺院。崛山慧日寺藏有北魏佛像碑。崛(ku)山寺在唐代以前叫做盘若寺,西山寺称为寿圣寺。崛(ku)山寺恢复为现在的法华寺和慧日寺,总称崛(ku)山寺。

崛(ku)山名胜甚多。崛山山势陡峭,断崖迂回,树林茂密,奇观胜景无穷。循崛山沟而上,先东山,后西山依次排序,其名胜有:洞沟门、龙凤坪、廋馿岭、景阳洞、八仙台、二阳洞、三阳洞、珍珠洞、三皇洞、莲花洞、皇经台、伽蓝殿、天王殿、睡佛殿、罗汉崖、朝佛殿、梳妆楼、东石碣、西石碣、舍身崖、文殊殿、香山殿、梅花石等,为省级旅游胜地。

崛山是早期历史上出入关中东西、南北的古道。据《岐山县军事志》记载前秦帝苻坚,后秦帝姚兴由后凉到古长安经过的就是此道,鸠摩罗什大师从古印度、凉国沿着这条古道经十八岭、五将山、西崛山粱顶进入关中到长安。

西崛山旁刘秀泉东的老虎沟老有称为唐代中国四大名砚石的储藏量丰富的天然矿石。崛山森林环境优美。崛山森林覆盖率99%,植被覆盖率99.8%,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林浓郁葱葱,这是以此别于它地而成为关中西北部的一个亮景。优良的生态环境建造了天然氧吧,历史上有多位皇帝、大臣、国师、佛教高僧选择在此避暑。崛山森林林相是千山山脉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天然次生植物群落。生物种类繁多,继民国二十二年灰色虎消迹,在1995--2006年间,金钱豹、鹿和黄雀、蜡啄、雉灰鹑鸽等兽鸟频现。1995年,崛山林场职工飞播时在前崛山北边的冢子河崩崩南发现一只成年金钱豹。2004年,崛山林场干部在山区林地设计时,在东崛山东边南木川发现一只幼年金钱豹,后送陕西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有趣的是崛山是北山地区别于它山、唯一在每个大小山头都有天然次生植物群落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相混有的特征的奇山。还有岐山解放时树冠下面一条树根上能坐下一个连队伍的马石条崖600多年的古中槐和东崛山皇经台、西崛山睡佛殿崖顶石罅中两棵露根倒垂1600~3000多年树龄的岐山第一树--白股老松,这在国内是罕见的。崖柏是黄金之树,东崛山、西崛山、后崛山石崖生长着崖柏树种,这是极为珍贵的世界树木之源,也非常罕见,生长速度极慢,其木料之香味,居木材之首。

“两山夹一川,渭河中间流”的岐山山脉中的崛山,坐北面南的崛山,以周人崛(jue)起的崛(jue)山,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崛(ku)山,世界上第一个有史料记载的西周大地震遗址窟山博物馆,见证着岐山、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辅佐着岐山人民,庇佑着岐山人民。历史上还有学者研究后认为前崛山就是岐山。崛山,是今天我们生活在周文化发源地上的西岐儿女们的骄傲和前进的动力。

重点介绍一下西崛山:西崛山位于龙凤坪西山,在东崛山西侧2.5公里处。是“崛山名刹”的顶端第一刹。西山万木森映,林深叶茂,从三寺沟穿林而上,小溪涌泉,攀羊肠小道72盘。山间峭壁亦多天然石洞形似东崛山。山上五峰拱罗,势若戟列,形同灵鹫。西峰(西石碣)为尾南北摆动。中峰为腹胸怀博大,海拔1651米,为岐山最高峰,上有梳妆楼、琉璃殿。南北峰如双翅振飞,南峰有天王殿、睡佛洞、十八罗汉殿等,名刹睡佛殿前,距今360年前的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清知县王毂看到脚下前面的万丈深渊装满了白云,如神仙伫立天宫观天网地,出口便诵,留下了“山深人迹稀,虬枝遮石洞,闲云静不飞,时伴游仙梦”的千年佳句。

从南峰步入中峰到东峰,气清心净,如灵鹫驮驸。

东过小湾为北峰,又称为香山,其上有三公主殿,香山寺还愿的故事就发生在此。东峰(东石碣)为鹫头,突出如塔如灵鹫鸟之冠,冠高昂东临空如神鸟天降,俯视东崛山,引颈常鸣。

站立东峰,东山廋馿岭又在足底,清·岐山教谕王树堂举人赞曰;“登廋馿岭者,从岭侧望西山,苍碧沉沉,屹立石城万丈,危峰峭拔,秀削插天,峰尖古木残差,半露殿阁,宛若郭熙之山水图也”。

珍珠洞及东崛山形景尽收眼帘,珍珠洞洞内一珍珠大石塞洞几满,高大丈余,表面绣结小白石子,状如米粒成串,又如蜡融汁淋,颇似珍珠簇聚其上。有二小石如足使其悬空,伏地见石底,座顶观渭河。古人云,“崛山之有珍珠石,犹蓬莱之有珊瑚树,衡岳之有芙蓉峰,少年之仙人掌,九子华山千叶莲花也”。

东崛山的景观是古树参天、绿荫环绕。能看到危崖、石洞、奇峰、怪石,森林。山之顶部寺院殿阁依山傍势,借洞而筑,高悬低垂,栈道索桥相系,错落有致。

西崛山石碣峻赠凸凹,层叠茅塞,旁即深谷茫茫,莫计寻丈。予怯甚,匍匐至,顶礼文殊。北顾香山,三面临空。危崖壁石深不见底,苍碧茫茫,壁石半崖有数孔达摩佛洞高悬,索桥铁链横架独木爬空而过,用以通往崖间之佛洞。过索桥时,危险情状是必须面壁攀索,横步蟹行而前。其旁神秘藏经洞藏而不漏。西崛山是妙庄王三公主妙善火烧白雀寺、香山寺还愿、舍身正果,称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传说的诞生地。相传妙庄王三公主妙善鹫峰成正果,经梳妆楼舍身于此,壁崖称为“舍身崖”,三公主被奉为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成为2005年央视春晚聋哑人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的原型素材。

【作者简介】付军让,男,本科学历,陕西省岐山县古周原益店人,园林工程师,《岐山县志》《岐山年鉴》《岐山县地名志》编辑,岐山县第一届老科协专家服务团队特聘专家;第二届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专家团队专家。先后在《中国报道》《原创作品发表》《天下吴氏网》《华夏吴氏网》《吴氏网》《世界傅氏》《寰球傅氏》《至德传媒》《魅力乡村》《姬姓血脉》《仙台国学天地》《琴心熙语》《岐山周文化研究会》《岐山作家》等国家省市级媒体网站发表史志及周礼文化、至德文化文章数百篇并多次获奖,党政部门及社会上讲堂讲座《敬畏周礼懂规矩遵法纪守纪律》数十次,论文入选厦门第四届全国泰伯论坛及《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首届浙江吴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粹并在两论坛上发言,为厦门第四届全国泰伯论坛第一位次审稿人。著有《西周岐山历史大地震震心场址寻考》《付军让周礼文化108讲》、32万字村志《落阳邑史》、10万字《宝鸡地情概览岐山篇》及《崛山是岐山乃至中国文化的根脉》等。研究方向,村镇志编籑、周礼文化、至德文化。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