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原创作品 >

吴少微和左台吴氏

发布时间:2025-03-30 23:19 来源:至德天下网

文/吴志贤

 
      吴少微,唐代左台监察御史,著名文学家,今安徽休宁人。以吴少微为新安吴氏始祖史称左台吴氏,左台吴氏一族枝繁叶茂、瓜瓞绵绵,人口约三四百万之众,遍布海内外,是华夏吴氏一个重要的分支。吴少微的生平事迹俱载于《新唐书》《旧唐书》等各史书。本文从族谱入手,参稽经传,展开对吴少微和他的左台吴氏家族的研究。左台吴氏始祖吴少微吴少微的记载最早见于《御史台记》(唐·韩琬著)中,《太平广记》《唐诗纪事》《全唐诗》《全唐文》等均引用之,《新唐书》将富嘉谟、吴少微、谷倚三人合并表述,省略了举进士和擢监察御史的时间,把右台改为左台。《新安志》《徽州府志》和《休宁县志》均有相同记载。《左台吴氏大宗谱》(清·吴正遂编)原文如下:字仲材,号遂谷,义方次子,唐长安元年辛丑进士(载府志),初为晋阳令(尉),与武功富嘉谟同官友善,并以经术为文章,雄迈高雅,一振徐庾之委弱,当时推为吴富体。唐中兴初,公与富嘉谟同拜左台御史,公著文集五卷(见艺文志及罗鄂州传),行世事具载新旧唐书,文献通考一统志、南畿志、新安文献志、郡县志、名族志、山西陕西通志、罗鄂州传、文苑英华唐文粹、郭茂倩乐府、翰墨全书、全唐诗集等书。是为吾君乡贤之首,又为甲第之首,缘母叶太夫人葬休宁之龙源,乃自篁墎爰居莲塘之东石叶之麓。厥后发派六邑,支裔繁衍,散居四方者,不可胜纪,又实为甲族之首。公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明皇天宝八年己丑六月初七日,寿八十有七。夫人朱氏合葬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继程氏又赵氏王氏刘氏(一说赵氏葬龙源),生三子:隆术、巩、云。《左台吴氏大宗谱》相比于史书更为详细,包括吴少微举进士时间、为官时间、升职时间、主要成就、历史地位、婚配子女、墓葬地等。史书记载吴少微是富嘉谟去世后“寻亦卒”,富嘉谟去世的706年至吴少微去世749年,期间43年史书均无记载。实际上吴少微并非“寻亦卒”,只是离开御史台的岗位,或者是下到地方做官后退休回休宁,或者父母去世回家服丧。但是以下发生的几件事是真实的。
      第一,吴少微因父母病故而迁休宁。祖父吴良任歙县令,随父义芳居问政山,父亲去世后葬篁墩,随之迁居篁墩。母亲去世后葬休宁龙源,又迁居休宁石舌山的吴里。为什么选择休宁石舌山?吴少微在谱序里说“吴芮三子浅得新安山水之胜,贻后苗裔迁居焉。”所以我现在要去老祖宗留下的地方定居。儿子吴巩在谱序交代清楚“家君由歙徙休石舌山者,承祖庄之书舍也,解官修德于此遂世焉。”
      第二,吴少微墓葬地休宁凤凰山。诸多族谱记载死后与夫人朱氏合葬凤凰山东犀牛望月形寅山申向,封土堆直径5米,有墓门、碑、香炉、祭台、明堂,规模约400平方米。今测定古墓位置在动物园管理处进去 50米。古墓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毁,一对唐代墓门柱尚存,墓是用红麻石维砌而成,碑被当地百姓挖走,封土堆也在动物园修路时被碎石掩埋。少微古墓目前正在申报文物保护单位过程中。
      第三,吴少微自修家谱。吴少微说家传的谱是长沙王吴芮开始的,传到父亲已经 29 代。“予博采稽评,证以经传”,把残缺不全的家谱从吴泰伯起编到本人 61世,兄弟三人各领一本。从儿子吴巩的谱序说“溯自受封得姓祖始,一昭一穆编辑了然。衍至家君凡六十一世。”父子序言互相印证。
      左台吴氏的繁衍与播迁 自吴少微迁居休宁始开左台吴氏一族,以凤湖街为发源地向四周播徙,远播海内外。据各地族谱记载,清代发展到五大派数百分支,人口数百万。现在根据回祖地认祖归宗的各地分支统计,全国的左台吴氏有八大派系、数千分支。最先外迁的是少微长子吴隆术仕唐迁居湖北考田,少微三子吴筠历官河东节度使迁四川。少微孙子、吴巩长子吴宥仕唐道州刺史始迁陕再迁蜀,传十五世吴柔胜举宋淳熙八年进士居宁国,其四子吴潜中宋嘉定十年状元。吴宥十三世孙吴玠追封涪王、吴璘封新安郡王追封信王。吴道復迁浮东白水。现在逐一介绍如下:
      1、考田派及其迁徙。最早外迁的是少微长子吴隆术迁湖北考田随后形成考田派。吴珖迁河南、吴域迁宿松、吴坻迁圻阳、吴塙迁梅川、吴坡公迁宿松玉乙。吴墀世居黄梅考田,后发展到祥户、英户、冕户、旻户、俊户五大户,其中祥户再分油铺房、坎上房、前头房、地股房、枫咀房、茅屋房六个房头。枝繁叶茂,人口众多。
      2、石岭派及其迁徙。少微四世孙吴瑀以武功封义安侯迁石岭后发展为石岭派,并产生新的分支,人口近百万。70世吴瑩迁江西临川吴门,73世吴尧迁璜源形成璜源吴氏,再分支产生山斗、永新、桃林、临溪、黄茅、海丰等诸多新分支。78世吴筠世居石岭,吴守节迁湖北孝感后产生水井湾汝佑支、随州汝阳支。汝佑再分楠木元支、毕节支、镇雄支。随州再分巴蜀盛魁支、云梦吴家台应豪支、安陆巡店应奎支。
      3、莒莙派及其迁徙。67世吴喧吴晴兄弟迁婺源莒莙山,后发展为莒莙派。74世吴河迁骆田、吴清迁祁门、吴源迁引溪,后分赋春支、延林支、文川支。赋春再分上冲田支、双桥支、余村支。74世是吴湘居莒莙山,75世吴贵孟迁屏山,再分屏山支、芝山支、浮梁支、瑶里吴氏。吴晴由凤湖街迁莒莙山后在迁洪村。前上海市委书记陈国栋就出自赋春吴氏,原名吴永和。
      4、莲塘派及其迁徙。69世吴晋仕唐任歙县令居石田,葬凤凰山西莲塘,为莲塘派始祖。莲塘派是人口最多的一支。宋代临溪吴仁福、元代金陵吴王弼、明代老柏墩吴钦仪和清代龙池吴正遂分别主修左台吴氏宗谱,做出巨大贡献。71世吴靖迁富饶、吴悚迁澄塘、吴翊居凤湖街。富饶之下再分富饶支、临溪支,富饶又分岩寺镇北支、稠木支、六家畈支、石潭支、方塘支、瞿家湾支、北岸支,临溪支再分爵、德、齿三房,分迁后再分高山支、淳安札溪支、岭后支、山东吴庄支,岭后支再分溪南支、胡家湾支、红安支、长岭支、石坦支。澄塘之下分澄塘支、石桥支、钱塘支、高邮支、镇江支、遂安支、乾峰支。凤湖街又分上下20房、石佛支、石田支、泰溪支、长丰支、麻溪支、吴家嘴支、玉堂支、呈村支、化生桥支、瑞芝支、柏墩支等等。其他外迁有进一步待考证。人口超百万。
      5、丰溪派及其迁徙。69世吴光迁西溪南,后发展为丰溪派。再分江苏盐城北庄支、溪南支、昌溪支,溪南支再分海公、富公、友直公三支,昌溪支再分愿学、愿玉等数十支。著名经学家教育家吴承仕出自昌溪。
      6、城门派及其迁徙。69世吴昺迁城门后发展为城门派,75世吴潜迁浮梁福凤、吴千一迁鄱阳,70世吴绪迁池州、71世吴迪迁梅林庄吴村、吴逈迁潭下洪源、88世吴胜迁祁门渚口、91世吴道镇吴道鑑迁湖北红安、85世吴万七迁黄陂白龙山。人口数十万,吴官正出自城门派。
      7、金竺派及其迁徙。71世吴琇迁金竺后发展金竺派五大分支。吴依祥支 75世吴系大迁乾滩,吴云庆再迁六安、吴棠迁霍山、吴光过迁镇江。吴依拱支吴孟丞迁富寮,后吴子宗迁磻溪、吴子伦迁高桥、吴训迁里仁、孙大迁横岗、吴兴迁敉宁、吴珷迁博村、吴嚮迁车田,吴安迁五城再分迁苏州、古蜀地等。吴依迁支 76世吴君式迁后村、吴诚迁郎源、吴文通迁活源、吴曾二迁文昌坊、吴曾四迁前山、吴藕迁望圩、吴富迁大斐,76世吴仁甦迁蕉源、吴仁廷迁泮路,吴允升迁花桥,吴泰一再迁枞阳形成高甸氏,73世吴子忠迁吴村。吴依舒支迁吴田,后再分岩镇支。吴依牵支吴子明迁商山后分商山本支、后田支、塘下支、孝敬支,商山支再分九房,吴福兴迁湖、吴政、吴愿分迁沔阳和金鸡园、吴富龙迁石牌,76世吴十三迁大连、吴五成迁花桥界首、吴五湾迁安庆。商山分支,名人辈出,宋代吴俯吴儆、晚清吴汝伦、原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吴象,人口数十万。
      8、宛陵派及其迁徙。78世吴文举宋代始迁宛陵城南后发派称宛陵派。后又分宛陵、茂林、青阳三支,茂林再分乔吴支、茂林支、长安支,茂林支下再分祥一、祥二、祥五三分支,吴兴一在迁肥东形成兴一支,吴邦国出自该支。吴少微迁居休宁后发展而成的左台吴氏,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新安甲族之首。吴少微与富嘉谟同创“吴富体”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是继陈子昂之后又一文学复古运动的领军人。盛唐时的散文家萧颖士、李华、元德秀、元结,中唐独孤、梁肃、韩云卿、韩会等人,无不受“吴富体”的影响。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的文风以“吴富体”为宗。吴少微又给休宁乃至徽州带来重文兴教的家风,也使得休宁成为中国的第一状元县。限于篇幅,未能展开叙述。错误之处恭请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书目:
      《左传》(中华书局出版)
      《史记》(中华书局出版)
      《御史台纪》(人民出版社出版)
      《太平广记》(中华书局出版)
      《新唐书》(中华书局出版)
      《新安志》(宋版)
      《徽州府志》(清 弘治版)
      《休宁县志》(清 康熙版)
      《左台吴氏大宗谱》(经典珍藏版)
      《左台吴氏谱图续》(明 吴钦仪编)
      《休宁县市吴氏宗谱》(明)
      《新安歙西溪南吴氏宗谱》(清·吴锦编)
      《昌溪吴氏总谱》(清)
      《临溪吴氏宗谱》(清)
      《商山吴氏宗谱》(明)
      《蕉源吴氏宗谱》(清)
      《环溪吴氏家谱》(清)
      《六家畈吴氏总谱》(2017年版)
      《考田吴氏线谱》(2015年版)
      《赋春吴氏宗谱》(清)
      《茂林吴氏宗谱》(2014年版)
      《渤海吴氏源渊图》(清·兴一支谱)
      《新安岩镇吴氏族谱》(元)
      《石潭吴氏宗谱》(民国版)
      《磻村吴氏族谱》(明·吴可元)
      作者简介:吴志贤,1963年出生,安徽省休宁县财政局退休干部。2017年开始研究左台吴氏。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wsf905080184@qq.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 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