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原创作品 >

岐山丧葬礼俗(下)

发布时间:2020-10-26 22:30 来源:中国报道

文/付军让

出殡(一)。出殡的前一天上午迎坟,孝子贤孙(没孙子的是长子,有孙子的是长孙)怀抱遗像(还要抱上前逝老人的遗像),在吹手唢呐声中,先去老祖坟烧香表,将先祖迎回家中,接受下午到傍晚举行的祭奠。接着举行祭门路神礼,在城门口给门路神设案施礼,向门路神告知祖魂经此城门此路回祖堂(祠堂)。晌午刚过开始迎亲,顺序是,老舅家,娘家,外甥,老岳丈家,接着是长女,亲戚依次进行。长女的献祭是要盛在寿盘放在灵前祭奠。迎客的过程是,抬上奠桌,上放香表、酒盅,怀抱遗像,手举蟠幛纸,孝子贤孙手执香火,在村口接客。来客向遗像磕头作揖,跪燃黄表、祭酒,孝子贤孙跪行礼,跪地磕头还礼,吹手哨呐紧随其后。孝子贤孙陪同客人拜祭、奠酒、烧铜钱,以叩头还礼。女客进村放声痛哭,手帕遮面,拖腔拉调,在丧家女礼宾搀扶下,边哭边追诉死者的生平,一直哭到遗像前吊丧。

过去,傍晚要举行尸奠(也叫尸祝),就是献饭的24奠。所谓“尸位素餐”就是来源于此。将有逝者遗像的奠桌摆放在院子中间,点燃蜡烛,司主喊唱,家族、亲戚依次排队,头顶木盘,盘内三碗献饭,孝子贤孙执香紧跟其后,绕奠桌顺时针转三圈,轮流将献饭摆放在奠桌上献祭。在吹手唢呐声中,下跪上香、点表奠酒、磕头鞠躬。每献一位再转三圈,司主胁从者撤走前一人献饭,继续之。

献饭是祭奠长者最隆重的祭祖仪式。

献饭以后是村人朋友的烧纸、隆重大奠。

礼乐,无礼不乐,乐使礼更加协调。《礼记》说,主祭者闻乐而不乐,饮食不甘如毒脯。“以乐侑食”意思是一边听着音乐一边享用美食,但指的是亡者。献饭的同一时间内唱戏。一说,是给去世的亲人及祖宗们唱的,活人跟着享受。二说,老人逝后就成了鬼神,保佑后代万世兴旺的重任就要依靠鬼神来完成,于是在出殡的前一天傍晚就有了唱神戏。神戏内容主要是仁孝尊亲,悲悼伤痛的戏,有教化作用。孝子贤孙给扮演的戏中各路下凡的神仙搭红保佑自己和后代,神仙刘海给子孙后代撒金钱子。这时,子孙为了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就包封子点《祭灵》《献饭》《黑虎惊梦》《三娘教子》等有寓意的古戏。

唢呐是奏哀乐的乐器。逝后请来乐人吹奏唢呐哀乐是对逝者的哀悼。“邻有殡,不巷歌。”“里有丧,忤不相”“放饭流歌“。《仪礼正义》引李氏疏:“衰表其哀摧之心,负言负其悲哀,适言主于念亲,不及他事。在守灵期间不可进行唱歌、舞蹈和西洋音乐等娱乐活动。唱戏不是娱乐。孝子应该哀毁不能成辞、闻乐不乐、饮食不甘(“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孝子不能当司笔。目前有人对年龄大的人去世称为喜丧,是礼崩乐坏,风俗颓毁的歪理邪说。

低俗、陋习是对逝者的不恭。人去世后请歌舞队来表演,甚至有跳广场舞、钢管舞的,吹洋号的,还有在那里喝酒、打麻将的,这些陋俗是完全不合乎礼的。

(8)出殡(二)。安埋前一日傍晚献饭,也叫家奠、举行遗柩礼,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逐渐改为一次性烧纸。所有亲戚本家各俱献供,供品以白面制成的大面馍献祭,24个为全献(娘给女家、女给娘家,为三琲),12个为半献(姑姑、舅舅家,为两琲),亦有9个、6个(姊妹之间,为一琲)为半献。

吹手哨呐迎接进奠的次序是,女逝先娘家,男逝先外甥。女、外甥、内侄抬装有九碗献饭的食摞祭奠。外甥挑铭旌。出嫁女要金斗一对,望母纸一挑,金元纸一杆、童男童女一对,此外还有献供油炸馓子,面花等。

女婿、外甥、侄子摊钱交吹手。

遗柩礼祭奠时,吹手唢呐高奏,亲友送来香表、火纸、金斗银匮。亲族或村中吊唁者男要戴上孝帽、女要顶上孝布,外甥(媳妇、外甥女)、女(女婿)、内侄(内侄媳、内侄女)、侄子(侄媳、侄女)都要穿上孝服孝衫。孝子手柱柳棍缠白纸的“哭丧棒”首先在灵旁跪哭,在灵象前的纸盆内烧纸,给吊唁者还礼。边哭边说:哀告啊,我们家主人是何日何时因什么原因去世的,孝子穿的衣服是不精美的,布是麻的,纤维稀稀拉拉的,衣服是不锁边的,拿刀子裁的痕迹都看得到,腰里系的是粗麻绳,叫腰绖,头上戴的叫首绖。

接着是全村和逝者生前好友的祭奠,结束后,主家备酒席招待。再就是子女、儿媳女婿、侄、外甥、亲戚朋友拿出封子(内装点曲小费)在吹手跟前另点曲子,通过自己心灵,让吹鼓手奏乐来慰藉亡灵。本家族人以及邻里乡亲聚集在亡灵堂前为其通宵暖丧,其间要在前半夜、中夜、后半夜升(棺)材(财)三次,第一次棺底升一块砖头,第二次棺底升三块砖头,第三次棺底直接升到两条高长凳子上,升材意在恭送亡灵步步升入天堂。现在人一次升到位,也叫曰一步登天。后将用火烧过的青石一块、秤一杆、铁铧一个放在原来的灵棺之下,谓之给后代压財,第二天安埋谢土后取掉。

安埋之日,清晨将棺柩抬出头门,按卜定的时间举行谓之72奠的大遗奠,也叫遗奠大礼,今天叫悼念追思吊唁。奠桌中央恭敬逝者遗像,遗像簇拥在鲜花之中,奠桌两边站有金童玉女。内核是对父母的那种孝,要尽哀,整个仪式要调动大家对于父母抚育我们成长的感恩,对于他们离开我们的不舍,也是一种亲情教育。

丧事,一定要在当地请有名望、懂礼俗、说话有分量、服众的人作为主事、司礼、执事。除了帮助主家筹划丧礼、安排事物外,还要替主家说话,沟通不方便沟通的问题。

礼宾(司乐人和配乐人)提前在位。司乐人唱诵,配乐人给祭奠人点香、递香、递表、添酒、递酒蛊、收酒蛊。

遗奠大礼(大奠)礼仪主要包括:一执礼者;二受礼者;三行礼者;四仪注;五祭品、《文》等。

一.执礼者:礼仪的主持、赞礼、相礼者。唱读仪式,叫人行礼。一般情况,礼宾由二、四、八人组成。分别称启赞、通赞、引赞、哑赞。启赞是礼仪总指挥,位置在右上方;通赞跟上启赞负责全盘唱礼,位置在左上方;引赞主要引内引外,并唱引主祭者等应行的礼仪动作,位置在右下方;哑赞主要负责读《祭文》,位置在左下方。

二.受礼者:接受礼的对象、或偶像、牌位等。(寿礼一开始就要请出)。

三.行礼者:祭主、主祭者。是参拜受礼者的主角,行使鞠躬、跪、兴、叩拜礼。

四.仪注:程序、议程、仪式。《祭礼》的基本仪注一是在神龛前设供桌、置蜡台、摆香炉等,且盥洗、稳案、净几、燃烛、焚香;二是请主,即请出龛、牌位(或受礼者安座);三是降神,行祼礼,进爵灌地,即以酒洒地,奠而不饮,以降神受飨;四是致献,奉献应献的祭品等,恭读《祭文》;五是侑飨,以乐劝食;六是参神,大礼参拜;七是焚化,焚烧黄表、金帛等;八是酹酒,将酒奠洒于地;九是辞神,祭礼结束,辞别之礼。祭礼须诚敬,站立要恭敬,垂手弯腰。祭前要斋戒、沐浴、虔诚、心神专注。一是一、二是二,不得越礼,登降俯仰,按部就班地遵照去做。长幼毕集,亲疏秩序,隆重庄严,表现出一种“祭如庄严”的肃穆气氛。

五.祭品:祭品要新鲜、要丰盛,是专门为祭祀神明而准备的。大型隆重的祭祀,牛、羊、猪三牲具备,且为整头。一般人家的祭祀,就只备一鸡、一大块猪肉。

用于祭祀的牺牲与物品都有雅称,祭祀时不得直呼其名。如:牛称“一元大武”,羊称“柔毛”,猪称“刚鬣”,鸡称“翰音”,水称“清涤”,酒称“清酌”,玉称“嘉玉”,饭称“粢盛”等。

六.祭文:祭祀祝文,是祭祀神明时所用的文体,即祭时以言告神祈福致祷之辞。体裁有散文与韵文两种,感情色彩浓厚。

悼念追思吊唁仪式和程序从传承周礼而来,兼顾当代。

礼宾(司礼、执奠先生)语:

陨石坠落x十x人间是悲,哭天恸地泣一片山河抹泪。公元xⅹⅹⅹ年ⅹ月x日,是一个悲痛的日子,是日,天地无光草木皆泪,x村xx姓始祖xx第xx代孙,x老ⅹ人,(x氏宗庙x老孺人,不幸与世长辞荣归天堂。几天来,从ⅹⅹ村到亲戚、到朋友,无不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通过各种方式悼念x老x人。今天是x老x人的安葬之日,我们在此隆重举行悼念追思吊唁会,沉痛哀悼x老x人。

下面悼念追思吊唁会开始:山河肃默岁月停止;鼓乐低回祭慈母(慈父),哭声悲伤悼亲人。

一、默哀三分钟,奏哀乐。

二、娘舅家小孩给遗体献花蓝。

三、生平简介。族内长者或有身份之人介绍逝者所处祖族,宗庙代数排行、逝世年月日、生卒朝代年月日,后代名字,逝者生平苦功,一生评价等,相当于现在的悼词。

例文

尊敬的雒阳村父老乡亲,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戚及朋友:

陨石坠落八十 x人间是悲,哭天恸地泣一片山河抹泪。公元2020年x 月 x日,是一个悲痛的日子,是日老天落泪大雨倾盆,天地无光草木皆哭,雒阳村傅氏宗庙德高望重的陈老孺人,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荣归天堂,享寿xx岁。

几天来,从雒阳父老乡亲到亲戚、到朋友,无不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通过多种方式悼念陈老孺人。今天是陈老孺人的安葬之日,天无日月六月降了雪村舎庭院一片寂静,地无山河草木流了泪父老乡亲一片哭声。我们在此举行大典,对陈老孺人的逝世表示无限的悲痛,对陈老孺人表示沉痛的悼念。

身去音容在,寿终德望高。陈老孺人的一生,是淑贤的一生,勤劳的一生。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农历三月十五,陈老孺人出生在扶风县新店乡嘴头村,是家里兄弟姊妹8个中的长女。父亲常年在凤县做卖布的生意,陈老孺人从小就帮助母亲,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深受兄弟姊妹的爱戴。公元1955年嫁到雒阳村傅智家为儿媳,同次子付老大人结伴一生。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陈老孺人和付老大人辛勤劳累,孝敬老人,爱护兄弟姊妹,倾力维系大家庭,在大家庭中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受到堂弟堂妹的爱戴和尊敬。老人家一生辛苦抓养了4个儿子,一个过继给娘姨。长子是1978年恢复高考后村子第一个考上中专,现为工程师;次子是恢复高考后我村第一个大学生,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子是建筑盖房的高手,三个孩子早都成家立业,孙子们从大专、本科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都在为国家奉献着力量。陈老孺人和付老大人传世后代,人丁兴旺,这是已逝陈老孺人的荣誉和骄傲,也是我们村子的荣誉。

陈老孺人辛劳一生淑贤尚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团结邻里尊敬长辈,孝敬老人无私奉献,教子有方朴实厚道,传承家风与人为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善好施助助人为乐,其美德受到族内及村人的赞美和爱戴;她道德高尚,德高望重,是付氏家族中的贤妻良母。她的不幸逝世,是她的家庭的一大损失,也是付氏家族及整个村子的一大损失。雒阳村失去了一个好村民,陈氏家族失去了一个好女儿,付氏宗庙失去了一个好儿媳,付氏先辈失去了一个好妻子,她的家庭失去了一个好母亲。悲情化作苍天雨,万千音容留心中。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传承老人家尊老爱幼、孝敬老人、相夫教子、和睦邻里、舍小家顾大家不图回报的美德,使雒阳村的明天更加美丽和谐,传承周礼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家风更加纯正美好。

我们对陈老孺人的逝世再次表示沉痛的哀悼,愿陈老孺人一路走好。并向陈老孺人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节哀顺变。

陈老孺人,安息吧。我们永远追思您老人家。

四、不孝长子谢罪致答谢词。长子答谢村民在老人生病时的关照、料理丧事时的帮助和给家里人介绍逝者美德及在家庭中的贡献。

例文

敬爱的各位父老乡亲、亲戚朋友:

今天,是护送我的母亲到冥冥之国陪伴我已逝父亲之日,也是我们家的痛苦之日。天塌日月坠,悲痛山河泪。由于长子我的罪孽深重,我的母亲一年多前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性分裂症疾病,在这里我首先代表我的全家人,对我母亲生病之时前来看望,关心我母亲以及在我母亲安葬期间给予帮助的所有恩人,特别是仓怀家的我三妈、玉怀家的我二妈、我珍伏嫂子、我秀霞姨,等等等等,表示衷心的感恩。在次,我们全家衷心感谢各位参加我母亲的悼念大典。

追思她老人家,是对我母亲在天之灵的最好的慰藉。

我的母亲是在x天前病情加重,当时我们兄弟三人,顷尽了所有的力量进行救治,但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农历x月x日x点x分钟离我们而去。时日,苍天顷刻落了泪化作大雨降人间,地面即时成了河悲哀不避流世上。我母亲的离世,是天塌在了全家人的头上,顷刻,我们分不清楚了东南西北,数不清楚了一二三四,感到六月降了雪,草木结了冰,天无日月地无山河。这是我们家的天大损失,从此,我们永远的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孤儿。

我们没有父母了,这个世界使我们感到风雨成了冰冻再永无温暖了!我们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呼唤了,我们无比伤心,将终身遗憾,世代悲痛。

我的父母亲,抓养了我们兄弟三人,一生辛苦劳作,勤俭持家,为了我们,吃尽了人世间抓养儿女的所有力,流尽了人世间抓养儿女的所有汗,饿瘪了肚子,压弯了腰,驮病了腿,累坏了身体,没有享受过幸福。母亲溘然长逝后,每天晚上我都彻夜不眠,她一辈子的艰辛,铭刻在我的心中历历在目闪闪不断,在我少时的生产队时,母亲患严重的肺炎,我父亲利用午饭时间用架子车拉着我母亲在益店地段医院打庆大霉素肌肉针,我在后面掀着架子车,母亲打针的两年多时间,白天拉架子车,一天干三晌早晚加两班,少不更事的我,在睡醒一觉被母亲象音乐一样的纺线车声音吵起后,我看到父亲在冰冷的土脚地上缚笤帚,母亲坐在炕边,用纺线车拧缚笤帚的绳绳和给我们穿衣服要织布的棉花线,或者坐在织布机上给我们织穿衣服的布,我看到母亲吃遍了世间养育儿女的多重之苦。

敬爱的母亲,您的养育之恩在我的心中,将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从我记事起,您就一直教导我们要刚直不阿,尊长爱幼,要团结邻里和同事,与人为善,勤俭节约。您总是拿建国前我爷给徐俊杰西府游击队捐粮18石小麦的榜样教育我们要做善事。来了亲戚的好饭,改善生活的像样饭和新蒸的馍馍,都要让我先端给邻里四坊后,我们家里人才能吃饭。记得在我升初中上学的前一天晚上,您当着我父亲的面给我说:“军让啊,你一辈子要记着,做人要低着头,上学过日子,不要多花一分钱,财东的日子是细下来的”。母亲,您的优良品质和教导,深深地激励着我在单位敬业尊人不唱高调,不图名,不图利,不图做官,只图做好人,在家里不多花一元钱。这样后,我和让岐不仅成了国家的干部,而且工作上多次获得到了国家及省市县上的表彰及奖励,名入县志。这是母亲您为我们积下的,也是母亲对我们教诲的结果,我们将永远以父母亲为楷模,将母亲的教导作为座右铭来牢记,做一个高尚的人。

我的母亲去了,给我们留下了无价的宝贵财产。一是孝敬老人的高贵品质。我婆在我爷57岁时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担起了给我爷洗衣做饭养老的责任,直到我爷75岁时去世,倾自己的所有力量无怨无悔的安葬了我爷。二是在家庭中无私奉献的优良美德。我二婆和我婆逝世早,我们家里1957年分了家,我母亲果断的担起了养育堂弟堂妹和二叔父的担子,把生的做成熟的,把棉花籽做成衣裤,直到堂弟堂妹长大成人。三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为了抓养我们,母亲总是不多花一分钱,节衣缩食,衣服总是补丁摞补丁,却让我们过年时有新衣服穿;吃饭时想方设法要让我们吃饱肚子后,才吃锅里剩下的最后一碗饭,在缺粮的年代蒸馍时,我们家的蒸笼中总是三样馍,给我爷是麦面馍,我们是麦面滔黍夹陋馍,母亲总是又黑又难吃的高粱粑粑。四是朴实厚道与人为善的优良美德。从我记事时起,借还人家米面时总是中碗借大碗还,低碗借高碗还,借东西归还时,总是要拿上一个馍。记得我小时候家里连续吃了几天滔黍面粑粑和搅团后,母亲想给我们改善生活吃一顿裹裹面,在邻家借了一碗麦面,在还麦面的时候,母亲把面缸底都用笤帚扫净了,硬是在碗里舀的高高的,给我说,记住恩情,借一丈,还丈二,这是我母亲为我们树立的的家风和家教,我们一定要传承和发扬。五是传承家风的楷模。母亲一生表现出的大家闺秀的淑贤,如泼汤祭祀、尊祖上香、传承周礼、秉承礼仪,无不达到了顶级。六,勤劳是母亲的本色。我的母亲酿醋技艺、纺线织布、缝衣裁剪、补丁纳鞋、烟格窗花、描龙画凤、剪纸刺绣,经绞不当,硬是凭着一双手撑起着我们兄弟及全家人的生活。七是爱劳实干,我们的家庭是我爸爷靠拉长工苦干发家的,这是我们家的优良传统。我母亲积极传承,不仅在家里吃苦耐劳,而且在生产队也倾力实干。1960年我母亲就因为苦干,曾获得了益平大队生产劳动竞赛第二名模范称号及奖励。八是母亲一生乐善好施,为石碑刻记1996年重修雒阳九天圣母古庙16名功德碑董事人之一。母亲的优良品德,我们将世代学习,永远铭记。

亲爱的妈妈,您在咱们家庭中的功绩,儿子我三天三夜也追思不完;您为抓养我们,在家中所受的苦难,儿子们三天三夜也悼念不尽;您伟大高贵的做人品质,像您当年把我们送进学堂,在课本里所学的古代《六经》《三易》一样,祖祖辈辈让我们学不完,用不尽,将会永远教化我们。

亲爱的妈妈:如果真有另一个世界,我希望您在那里,不要再为生养我们这些不孝之子受苦了,您要永远再也没有抓养我们时所受的苦难,只有平安、幸福和快乐。

亲爱的妈妈,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但我祈盼我亲爱的母亲,您到了再不寂寞的、真正的最美丽的天堂那边,和我的父亲永远的在一起相依为伴吧。

不孝儿子们惟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您一路走好,天堂永安。

安息吧,母亲。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五、搭红。娘舅为表示外甥已经尽孝而送终,给外甥、外甥媳妇搭红。

六、祭奠。遗像恭摆在奠桌上用鲜花围圈,奠桌摆在灵柩前面。奠桌前面摆放烧纸盆,奠桌上有酒壶酒蛊,左右蜡烛火、香表。不肖子孙在奠桌遗像前面男左女右两边两排跪地,中间留出空地供奠人祭奠。

礼宾司乐人诵唱,礼宾配乐人递香、表。按顺序前来奠桌前祭奠。顺序是:

显妣孺人:老舅家、:娘家、娘家姐妹、姑姐妹、堂侄、胞侄、其他亲戚、亲门户族、村人、不孝女、孙子辈、不孝子。

显考大人:老舅家、儿舅家、外甥、姨外甥、堂侄、胞侄、其他亲戚、亲门户族、村人、不孝女、孙子辈、不孝子。

六拜九叩按辈份大小一辈一奠。

1、起乐,站立:施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2、上香。

3、下跪:叩首,叩首,三叩首(平辈不再叩头)。

4、吊铜钱(点表、焚黄钱、焚黄):叩首,叩首,三叩首。

5、奠酒:叩首,叩首,三叩首。

6、起立,施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止乐,回位。

朝奠(也就是今天人们的悼念追思吊唁会)结束。xx老母亲(x老大人)荣归天堂,一路走好。起丧。

(8)出殡三)。祭奠后,在亲门户族或叔母陪同下,嫡长子媳妇提上农家装粮食的木斗,斗里放些打墓挖出来的新土,提前到达灵柩经过的十字路口道旁等候,灵柩经过时往棺棚上搭三把墓堂土,提示死者不要忘记土地,后随丧队。盛土的木斗放在原地,用于葬后谢土。

大奠后,按卜定的时间起灵(也叫起丧)。灵柩路过城门烧纸,行告门路神礼,告知门路神,亡人灵柩出城。古时,村人抬棺柩小跑在前,孝子在后跑着追赶,出了村后孝子才扯欠在前,以示孝子留设之意。留设之意在青壮年女人丧夫安葬时,还有在通往坟地的村内路上,三次睡在道上挡丧之说。

丧葬道上,车轿让路。女婿、外甥在案桌上摆合子、烧祭斗,举行路祭。乡友拦停灵车,对逝者吊奠。

古时的高大的险道神,又名开路神左手执玉印,右手持方天画戟走在最前。起丧路上,魂帛(代表亡人)在前,三代在后。大女婿肘盘(盘中有在黑堂中放的装有两根葱且发酵起来的酵子罐罐陶罐、清油灯、香炉点烛,茶具,坟上的灵柩牌、蜡烛、香表、献果等)在前,外甥背篓背纸紧后。乡亲八人抬运龙杠,整个队伍由傧相指挥,乐队在前吹吹打打,众孝子披麻戴孝,系头绖、要绖,持丧杖,拉履(把鞋靸着),燃纸举哀,悬举外甥、女婿、侄子献送的金银斗、纸扎、冥钱、铭旌(女婿做的长一丈二尺,宽二尺红色帛布,白粉书写逝者身份、姓名、年龄)等祭物,抬着老舅家、娘家、外甥、女婿的食罗,紧随其后。男孝子五代以内手持縴布扯縴,女报材头,、孙女儿、儿媳、孙媳妇等随灵柩而行,拽靈哀送,其他着丧服者后随。嫡长孙怀抱遗像走在最前面,其他孙怀抱金童玉女随后。嫡长子头顶丧期专用化纸的纸盆,于出村后的后一个十字路口摔碎(名绊纸盆,纸盆就是尿盆,表示老人再不用它了),随由长媳妇于道旁搭土。所有孝子以白布索挽棺木龙杠扯拽灵柩送老叫扯纤,纤布是几丈长的白布,从丧架上往前长长的扯开,犹如纤绳,送埋的孝子一个一个手抓纤布,手执柳棍哭丧棒,出嫁女扶柩,徐徐前行。每遇十字路口磕头化纸,至墓地绕墓穴先反转三圈,再顺时针正转三圈,置柩奏乐,众孝子哭吊。下葬后,阴阳先生用红线、罗盘垂吊以正方位(民间有棺材大头偏财偏大儿,小头偏财偏小儿及酵子罐罐放那头偏那个儿的说法)。奠酒并以五色粮食铺洒黑堂,五色粮食代表五谷,逝者死后仍期盼五谷丰登。由嫡长子抺净棺木,摆麻冠、铭旌等于棺盖上,放置大葱发酵罐于墓穴角,摆上小奠桌,点燃“长明灯”,上摆香炉点烛,奠桌两边摆好陪葬的金童玉女,将头捏破,供上烟袋、茶具等,砌黑堂墙到顶时点火燃尽堂内空气,食醋倒入封口,长子执锨铲埋第一锨土。此时孝子贤孙大哭。全土起冢。后将柳棍插于冢脊两侧,插好灵牌、放好香炉,点亮烛火,烧纸祭祀(入土前为祭奠,入土后为祭祀)哭吊而回。

在丧礼仪式中,祭奠与祭祀是有区别的。葬前之祭是凶礼,只能叫做奠,不能叫做祭。换句话说,下葬是条分界线,下葬之前的所有荐馈活动是把逝者视为活人的叫做奠,下葬之后的礼是吉礼,所有荐馈活动迄把逝者视为神灵的叫做祭。孙诒让在《周礼正义·天官·笾人》中说:“葬礼之奠有十,唯始卒及朝夕奠为小奠,其小敛、大敛、朔月、月半、荐新、迁祖奠、祖奠、大遣奠,并有牲体,为殷奠。”十奠仪式都在下葬前进行。下葬之后有虞祭(初虞、再虞和三虞),卒哭祭,祔祭(古代将死者名讳按昭穆辈安奉于祖庙之祭),小详祭(一周年),大详祭(二周年),禫祭(三周年)。

传统文化并不主张厚葬,它倡导简朴,孔子说:“丧,与其奢也,宁俭”。

接着,孝子贤孙来墓地谢土,回村后面向村内每一户头门叩头后,再到村子中心十字路口向四面南、北、东、西天、地叩头。现在人改为在村内中心十字向四方三叩首的一次性谢土,谢土后孝子方可去别家和可穿戴整齐衣鞋。《礼记·问丧》里讲:“送形而往,迎精而返也”,送形而往就是把遗体送到墓地安葬,迎精而返就是逝者的灵魂又要回到家里。安葬之日,中午以前要回到家里,因为魂要回来。孝子贤孙恭置逝者神位入祖庙。

要在家里举办安魂祭,设置灵牌,安置遗像,在牌位上写有逝者的名字,祭祀时喊,他就回家了,他还是我们的亲人,还是我们家的一位成员,只是我们看不见他,而他能看见我们,并且很关心我们。灵牌和遗像不仅用于祭祀,还要一到过年过节,新的粮食打下来,新的瓜果收下来,摆到牌位前,怀念想念已逝的亲人,传承丧葬礼仪中蕴含的亲情和道德理性。

老人安埋了,孝子还有一个提上礼当,给亲戚们还礼的议程。

葬后头三晚,孝子贤孙要去坟地“打炕耙”,也叫打怕怕。从埋葬老人的当天傍晚开始,身穿白孝服的儿子们,点燃蜡烛,长子手拿炕耙(北方烧炕捅柴火的工具),排队绕墓堆一边走,一边唱。手里的炕耙要轻轻地一下一下打在墓堆上,就像小时候母亲用手轻轻拍着哄儿女睡觉一样。老人第一天离家,独身在外过夜,少不了孤独害怕,儿子就要给做伴,说些安慰话。手中边打,口中以诗歌形式边诵唱:

打呀么打呀么打怕怕,

我给我娘(爹)打怕怕!

狼来鬼来不怕它!

打呀么打呀么打怕怕,

我给我娘(爹)打怕怕!

娘(爹)你为儿苦扎啦。

打呀么打呀么打怕怕,

我给我娘(爹)打怕怕!

娘(爹)你为儿心碎啦。

打呀么打呀么打怕怕,

我给我娘(爹)打怕怕!

娘(爹)你今儿(才)歇下啦。

打呀么打呀么打怕怕,

我给我娘(爹)打怕怕!

狼来鬼来不怕它!

守孝。《大唐开元礼》规定,三年守丧的孝子(斩衰服),在外的和在外做官的要辞官回乡守孝三年,期间不能参加娱乐活动,违者免去官职。

三年春节头门不贴红春联。殁了老人,家里没有了遮天伞,三年家里不顺静,要格外谨慎从事。在岐山,人倒下头到安埋前,门上来了箍盆竹席匠要箍盆箍瓮,祛除破碎之晦气。

(8)出殡(四)。某村老妇殁了,不久长子也歿了。两年后,老头子殁了安葬时,谁绊纸盆,户族内出现了四种意见,一是次子绊纸盆,二是四子最小绊纸盆,三是老人殁前在三子跟前生活,应该三子绊纸盆,四是抓阄决定谁绊纸盆。同样,嫡长子媳妇逝世早于二老,谁又来在二老安葬路上搭土?

白事司理长咨询我,我说四种意见都不可取,应该是长子的儿子长孙替父亲给他爷绊纸盆。同样也是长孙媳妇代替母亲来搭土。

绊纸盆在丧期盆里烧纸钱,是由死者的长子来绊盆,长子不在,长子长孙代替;长子一支无人,则轮到次子,并依此类推。如果死者无儿无孙,则由同姓宗亲中血缘最近的子侄辈代劳。纸盆从发丧时就一直在孝子头顶,所以又叫“顶盆”。绊纸盆的人属于继承人。

按旧时说法,人死后的灵魂踏上黄泉路,途径一座奈何桥,过了桥到达望乡台,去世人会最后一次回首人间思之过去,悲从中来,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到阴曹地府后,诸鬼魂依此接受九殿阎罗的盘查、审讯,最后根据他们各自生前的善行恶举,或坠入地狱,或投胎为人。离开阎罗大殿之后,便来到孟婆庄,孟婆专司“由阴转阳”之事。投胎前让每个魂灵服下一碗孟婆汤(迷魂汤),这样便可把生前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拌碎用来盛迷魂汤的纸盆,以免死者误饮,忘掉阳间的亲人。

神农炎帝到五帝时期,中国一直处于原始社会,从黄帝、颛顼、帝喾到尧、舜,实行的是部落首领禅让制,如尧把部落首领的位禅让给了舜,舜又把位子禅让给了禹,禹却不是继续禅让位,他把他的位子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样就由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出现了后来的宗法继承制。

到了西周以后,宗法制与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一并列为国家的礼制。

分封制是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简单地说,就是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前者针对嫡子而言,后者则是针对众子而言的。这就是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在国君的众位儿子中间,以年龄的长幼来定由谁来继承,王位的继承人必须自己的嫡亲长子,不管他是否贤能。但当众嫡亲的儿子,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并且可能王后的儿子不是长子,王位的继承人必须是妻所生的长子。如果哥哥的母亲为妾,但弟弟的母亲为妻,只要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

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传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是非常严格的,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来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只有嫡长子继位,统治集团内部才会永远平衡,曰之名正言顺。否则,当嫡长子死亡后,次子接位,马上就有三子螳螂捕蝉麻雀在后,害次子而取代统治首席之位,依次而下其他子弟名不正言不顺,还会面临叔伯等以三子谋权害命而起之,血的残杀就会破会本来不会竞争的平衡。在周部落的早期,周太王的嫡长子泰伯让贤,周文王的嫡长子姬考在殷商监狱舍命救父周文王,从权利和责任上都证实了嫡长子孝忠父亲遗愿,是继位的传承人,他子无权替代。这就是民间流传的中国伦理道德传统中的长兄如父长嫂如母,长兄在前兄弟不言,长嫂在前妯娌不言;长兄在前叔父不言,长嫂在前叔母不言的来源。

由此来看,在这个家族里面老爷子的正房妻子生下的第一个儿子,然后又是这个儿子正房妻子生下的第一个孙子称为长孙或嫡长孙。孤哀子家里逝后安埋老人时的绊纸盆担子,就只能由长子的长子,代父行使这一权力和义务了。古时候,绊纸盆的嫡长子在老人逝后住在老人的卧室。家产继承上要占一半以上。

(9)出殃。阴阳先生掐算的殃是,逝者被勾魂时到游离天空一定时日后,变成阴魂脚铐手链在小鬼拽牵下落地回家呈红火弹和土地灶爷告别,即为出殃,也叫出煞,此时家中凡有生命之物都要躲避阴魂落地一刻判官身边小鬼身上的煞气头(殃),防止被殃打了而从此以后六神无主病殃殃。民间有不小心“躲殃去,爬到死人头上倒了霉啦”之说。

(10)祭七。七期为葬后拜坟例规之一。亲朋相聚,告慰亡灵。孝子女儿穿白戴孝。传说逢七日阎罗拷打亡人,直到七七四十九天方休。因此,成服后每七天要过一期(七),通过祭奠,陪逝者亡灵度难,解活人心中痛苦。在七期中,第二、四、六期为“空七”,除家人至坟上烧纸祭奠外,亲友不来拜祭。其余一、三、五、七期(又叫尽七),家人和亲友均要隆重拜坟祭奠。传说五期这一天,逝者要跪阎王爷,阎王爷爱花,视女儿为花,听到女儿哭声,就会免去逝者之跪,让其领取女儿的供品白馍献祭为自己带食。因此五期这一天清早,女儿赶天没明亮时就献上大馍献祭哭了起来,民间有五期女儿哭的越早越好之说。七期之内若期逢七叫“犯重七”,均要推后一天改祭。过期烧纸化钱,举行祭奠仪式,将子孙对报答逝者的养育之恩和悲痛之心,予以集中体现。

人一生都有大小罪过,逝后的阴间要遭惩罚,根据罪过轻重决定押监时长,于是,不肖子孙在逢“七日”或“百日”给逝者念经,将其罪过抹平,以求早日自由。

物质不灭阴阳间,五道轮回不空谈。在古代鬼神神话传说中,人逝后过了十三关就能转世投胎,十三关是:土地庙、黄泉路、望乡台、恶狗岭、金鸡山、野鬼岭、迷魂殿、酆都城、十八层地狱、供养阁、鬼界堡、莲花台、还魂崖。人死了走在黄泉的路上,经过麦和桥迷魂殿时,要喝一碗迷魂汤,把生前的事忘得干干净净,不记得在世时的恩恩怨怨,然后轮回转世投胎。人殁了转世投胎世间有生命之物时,只有一部分到了还魂崖转世为人,这就叫轮回转世。活人的一切祭祀,就是促进逝者转世为人,免遭或少遭阴间折磨,早日投胎人生怀抱。

逝后一百天叫“百日”,也叫“百期”,是葬后例祭。

(11)周年。周年为葬后例祭之一,民间往往在执行时将大祭祭祀时间从二十五个月,延展到实际中的三年为算,前两年一年一祭,连祭三年,称为头周年、二周年、三周年。每逢周年,买酒杀牲,定做纸扎,动乐祭祀。三年之内过节时孝子白孝缠头,白衣白鞋。

丧礼、葬礼、祭礼是一种家庭教育,传承的优良家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死了,我们还善待他,一到清明、冬至、十月一、除夕、春节过年都要祭祀。其间头一年过年时门上对联贴白色、第二年黄色、第三年紫色。

(12)三周年。也称“除服”。《礼记·三年间》:“三年之丧,何也?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亲疏贵贱之节,而弗可损益也”。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殁,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岐山是周礼之乡,守孝三年而过三周年的习俗历史悠久。《论语·阳货篇》中就记载:“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意思是说,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没有礼乐的服丧,不仅是要用心祭奠亡灵,而且祭奠形式也要遵循天下通行的葬礼。这也告诉人们为何要守孝三年,三年内不进行娱乐活动如唱大戏等。民间还有一年去一魂,三年魂去完之说。现在的人们在逝者三周年后才“除服”,就源于此礼。这种礼俗也是自古以来的一种道德规范。

三周年传统丧葬礼俗教化功能体现的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孝慈仁爱、感恩精神、敬畏之心。

三周年当日,举行的是禫礼,家人举行的是祭祀活动。通常过三周年有立碑、换对联、换服等风俗。

三周年立碑。碑文是,老人父母亲逝世,墓碑的正面中间一行大字为;显考(显妣)ⅹ老大人(孺人)之墓碑;右边为逝者生平简介和歌功颂德之文;左边是立碑者按辈份从高到低排列刻记,最左边为立碑时间。墓碑的背面为碑阴,一般刻四个大字,如“德高望重”“恩重如山”“流芳百世”等。

碑文自古以来,在形式上不拘一格。(一)墓碑。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1、抬头。抬头主要写逝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2、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逝者的称谓及逝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xⅹ大人之墓”。3、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和与逝者的关系。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二)墓志铭。墓志铭常常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1、标题。标题一般由逝者名和文中名称组成。如《柳子厚墓志铭》。2、正文。一般墓志铭正文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要简单介绍逝者的主要生平经历;二是要评价逝者的成就业绩及其社会价值;三是要写出立碑的意义,同时对逝者的不幸逝去表示哀悼之情。3、落款。落款注明立碑的单位名称,撰文者姓名,同时署上成文日期。

(三)功德碑。古代歌颂功德的功德碑在今天已基本绝迹,但今天为了表彰一些先进的个人,比如捐资建校、修路修桥等也会立碑以纪念,这可以称作当代功德碑。这些功德碑通常也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1、标题。标题通常由功德人姓名称谓和文种名称构成。如《某某先生捐资建校纪念碑》。2、正文。正文叙述在何时、何地,为何原因,何人作了什么好人好事,同时正文也要阐明立碑单位或个人的感激之情。3、落款。落款署上立碑者名称或姓名,并署明立碑日期。

若是老孺人的子女为之立碑,则书"ⅹ门故显妣ⅹ氏ⅹⅹ之墓"。解释:第一个"x"为老孺人丈夫之姓,第二个"ⅹ"为老孺人自己之姓,"ⅹⅹ"为老孺人名字。若是老孺人孙子辈的人为之立碑,则书"ⅹ门故祖母ⅹ氏ⅹⅹ之墓"。

当一个人归于尘土的时候,生者会为已故之人立墓碑,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和尊重,留作纪念。墓碑上的“故”,顾名思义,就是已故之人,是对自己亲近的长辈或者至亲的思念。

“显”“先”,显字正所谓“达官显贵”,先则就是先人。如先父、先母。如果父母中的其中一个去世用“先”,先是单纯表达一种尊称;要是父母都去世了,就用“显”,显字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显字表示已故之人及上辈已经没有亲人了,他就是剩下的辈分最高的人,并且下面的子孙后代也十分的昌盛。

“考和妣”。一般指的就是自己离世的父母,“如丧考妣”。墓碑上一般左考右妣。

“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显祖考为爷爷辈,曾祖考为父亲的爷爷,高祖考为爷爷的爷爷,以此类推。

“字和讳”, “字”即为讳逝者生前的名字,供大家称呼之用。而讳虽也是逝者生前的名字,但并非人人可叫,只能供父母长辈和师长可叫,所以才叫做“讳”,也就是“避讳”。

“某公、某母”。后代对逝者的称谓,不限代次。

“府君、孺人”。“府君”即古代太守的别称,生前是正五品,或至少是七品。“孺人”是自己的丈夫或儿孙任七品以上的官而给自己相应的封赏,逝后,晚辈为止。

“敕授、诰封、敕封”。 敕授一般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皇帝的给予。诰封是五品以上的封赠。敕封是六品以下的封赠。

“赠、待赠、应赠”。赠是朝廷怜悯六、七十岁以上的耆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适当的品级爵位。应赠与赠一样,不同的是没有得到赠与。待赠是等待赠与。

(12)三周年。例文,我去年给朋友的父亲三周年撰写的碑文。(竖写)

碑阴是8个大字:抗美援朝 德照后世

碑阳右边竖写小字:先严巨公讳ⅹⅹ生于一九三四年九月十二日,卒于二零一四年十月十一日,享年八十有一。葬于生地凤家庄村东巨家宗庙老坟。先父自幼聪慧勤奋,十五岁即由原岐山县长田惟均亲临寒舍举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丹东,一九五一年十月划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工兵一团机械连,追随彭德怀司令员赴朝作战。为保家卫国,奋勇杀敌,其间荣获军功勋章两枚、金日成纪念勋章一枚。朝鲜战争之惨烈和气候之严寒,过早地伤残了先父身体,遂于一九五四年带病转业到国营西安庆安公司工作,直至一九八三年退休后荣归家乡。先父一生敦厚纯朴、谦和勤善,为国为家均作出很大贡献,今子女等为恒念其高功大德,特敬勒片石,以表寸心。

中间竖写大字:显考巨公老大人之墓

左边竖写小字:子(女)ⅹⅹ携孙ⅹⅹ孙女xx叩立

左下角小字竖写“公元二零一六年古历十月。

(12)三周年。在过三周年的前一天搭台唱戏,请唢呐号队上午迎坟,下午迎客,设宴招待来宾,客人仍以献祭为礼。晚上同户族乡亲烧纸祭祀。唱神戏时,孝子贤孙上舞台亮相,给各路神仙搭红。戏罢,供奉先祖神位于祠堂。

迎碑是在三周年的前一天中午举行,主家孝子贤孙带上香烛纸表鞭炮红布来到刻碑处将碑装车,在碑上苫红布拉运到家,一路上遇路口燃放鞭炮。走到村口时停下,主家对碑烧纸放炮叩头,唢吶号队迎接到家门口前供人们观看。

三周年的当天中午在墓地立碑时,前面是拉石碑的车,车上坐着孝子,手提斗子,一路撤纸钱,后面是唢呐号队,以及抬的食罗花圈(子女不给父母逝后献花圈)、筒纸及纸扎等。孝子贤孙及亲戚穿白戴孝和来宾浩浩荡荡向坟墓行进,路上乐队吹吹打打,边走孝子边烧纸放炮撤纸钱。到了墓地,将碑立好(碑下压金钱,还要放置历头书)后给碑头搭红,司主组织祭奠,读碑文,上香上蜡上献饭,烧纸(烧掉七単、盖脸绸缎、牌位黑纱等),祭祀磕头,立碑就算结束。

三周年也叫除服和换对子。祭祀立碑结束后,象征三年守服期满,这时孝子们在墓地换素衣,将孝服孝巾脱下,换成平日衣冠,恢复三年以前穿着,称为“换服”或“除服”。将脱下的孝服用准备好的红布包好,在火上一燎,回到家门口,从墙上扔进院内,取“服去福来”之意。

三周年換对联。家中老人去世后,三年之内不贴红对联,以示对先祖的悼念之情,表示后辈不忘先祖养育之恩。人殁了,当天头门贴白色对联,第一年过年时贴白色对联,第二年过年时贴黄色对联,第三年过年时贴紫色对联,但在三周年这天,要在头门上贴两次对联。中午上坟祭祀之前的前一天中午,贴白字蓝色的守服对联,上联是“三年守孝情深似海”,下联是“千日奉祀德重如山”,横额为“恩孝未尽”。当中午上坟祭祀之后,表示三年守孝期满,家里人要把头门两侧的守服对联換成红色的,不撕蓝色对联,让红色的对联贴盖在守服对联上,上联为“慎终三载更素衣”,下联为“追远两代换新颜”,横额是“承前启后”。

三周年当日,在坟墓上载一棵树,感官上树木代表逝者先人,逝者方能看见后人,后人以看见树木如见先人。

古代的丧葬礼仪,基本上是周代确定的宗法性礼仪。一般来说,从人逝到丧事完毕,要经过停尸、招魂、吊丧、沐浴、穿老衣、入棺、占卜阴宅葬日,出缤下葬、放置逝者神位于宗庙、服丧等礼仪。概而言之,分三个阶段:先殡、后葬、再服丧。服丧按规定要节制饭食起居,穿戴特定的丧服。十三个月(周年)小祭,二十五个月(三周年)大祭,然后服丧才告完毕。

【作者简介】付军让,男,本科学历,陕西省岐山县古周原人,国家公务员,园林工程师,岐山县国有崛山林场退休干部,国有崛山森林公园省级规划负责人。《岐山县志》《岐山年鉴》《岐山县地名志》编辑,岐山县第一届老科协专家服务团队特聘专家;第二届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理事、秘书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专家团队专家。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史志文章多篇并获奖。论文入选厦门第四届全国泰伯论坛及首届浙江吴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粹并在两论坛上发言,为厦门第四节全国泰伯论坛第一位次审稿人。曾著有《西周岐山历史大地震震心场址寻考》《付军让周礼文化108讲》、32万字村志《落阳邑史》、10万字《宝鸡地情概览岐山篇》及《崛山是岐山乃至中国文化的根脉》等。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