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原创作品 >

假若当年古公亶父与戎狄族硬拼不迁岐结局如何?

发布时间:2021-09-15 23:51 来源:天下吴氏网
文/郑鼎文
      关于太王迁岐的故事,《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公刘迁豳传至九代,古公亶父继位成为国君。他是一位杰出首领,尽力继承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富民强国,备受拥戴。可戎狄族却不断骚扰。古公给其财富让其罢军。戎狄得到财富,贪欲更甚,再度攻打不已,企图霸占土地和民众。众人怒不可遏,要求奋起抵抗。古公仁慈,不愿因战争伤害部属,毅然率领族人离开豳地,度过漆水和沮水,翻越梁山,一直迁徙到岐山之下的膴膴周原。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全都跟随古公迁移过来。附近邦国闻听此事,都认为古公仁爱宽厚,纷纷归附。于是古公贬斥戎狄习俗,营筑城郭室屋,分成邑落居住。设立五种官职处理事务。这就为后来周人发展壮大,“百里而王天下”奠定了基础。此事深受孔子称赞,认为这是仁义得国的典范。《诗经•大雅•绵》便是太王创业于周原的壮美史诗。
      古公亶父因仁义得国,并历经王季和文王不断发展壮大,到武王时伐纣灭商,建立了长达800年之久的周王朝。实在可喜可贺。
      如果我们现在来个逆向思维,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假若太王当年面对戎狄族的强势骚扰,听从部属建议而奋起反抗,与戎狄族硬拼的话,那将是怎么样的一个结局?显而易见,如果是那样,那么后果将惨不忍睹,在军事力量根本无法打败强大的戎狄族的情况下,那一定一败涂地,不仅部属会遭受灭顶之灾,他自己可能也性命难保。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没有后世的王季、文王,也就没有武王、周公和召公等等,同时也不会有什么周王朝,当然也不可能产生博大精深的周文化。太王以后的历史会怎么改写,中华民族向何处去,其前途命运究竟如何,这些就都很难说了。
      由此想来,太王选择由豳迁岐,实在是非常英明伟大,其决策千真万确,令人可敬可佩。
      这就牵扯到如何决策的重大问题了。那么,要作出正确决策,必须考虑到哪些因素呢?在此,就有必要了解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什么是决策呢?决策,指决定的策略或办法。是人们为各种事件出主意、做决定的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操作过程,是信息搜集、加工,最后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的过程。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太王决定迁移时,说得很简单很轻松:“古公仁慈,不愿因战争伤害部属”。其实,应该说太王在做这个重大决定时所考虑到的因素是很多的,我想起码有以下几点吧:一是从敌我力量对比看,太王肯定心知肚明,敌人强大,我方力量薄弱,不能用鸡蛋碰石头;二是如果和戎狄族硬拼的话会有怎样的后果,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凭满腔热血奋起反抗必定打败仗、吃大亏,弄不好的话还会导致毁灭性的下场;三是以太王的个人品德而言,他是非常宽厚仁慈的,是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不仅不愿意使自己的部署遭遇伤亡,也不愿让对方受到伤亡;四是太王思维灵活,坚信天无绝人之路,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正是因为以上等等的原因,太王不管别人怎么说,始终有个主心骨,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迁移,走出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途。
      再进一步来看的话,我们就会对太王更加崇敬。
      我在《周文化丛书》“三王卷”中写过这么一篇文章“古公亶父的德文化”,其要点如下: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古公亶父(周太王)给我们的印象是宽厚仁慈,非常珍惜民众的生命,宁愿选择迁移,也不愿发生战争。由此看来,古公亶父之德在于以人为本,而财产、土地则次之。关于古公亶父之德,《诗经•大雅•绵》的注疏中有多种相似的说明,如《书传略说》:
      “狄人将攻。大王亶甫召耆老而问焉,曰:‘狄人何欲?’耆老对曰:‘欲得菽粟财货。’大王亶甫曰:‘与之。’每与,狄人至不止。大王亶甫属耆老而问焉,曰:‘狄人又何欲乎?’耆老对曰:‘又欲土地。’大王亶甫曰:‘与之。’耆老曰:‘君不为社稷乎?’大王亶甫曰:‘社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亡民也。’耆老对曰:‘君纵不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大王亶甫曰:‘宗庙,吾私也,不可以私害民。’遂杖策而去。过梁山,邑岐山。周人束修奔而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户之邑。”
      当古公亶父弄清戎狄族的最终目的是想霸占这块土地时,虽说心中不舍,但他明知一旦发生战争,双方都会造成重大的生命损失,便咬咬牙,宁可丢掉土地和财产,也要避免战争。此时,年老而有地位的士绅质问打算迁移的古公亶父:“君不为社稷乎?”这一时期的社稷指的是土神和谷神,也就是土地和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所以那时候的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社稷就代表国家。而当问到“难道不为宗庙吗”时,古公亶父则明确回答:“宗庙是我们私家的事,不能以私害民。”
      由此可见,对于财产、土地和人民,在古公亶父的心目中是有一个顺序的:人民是最重要的,土地次之,财产更次之。在严酷的重大选择面前,古公亶父为了保护、保存追随他的民众,果断地放弃了土地和财物,甚至连纪念祖先的宗庙都可以放弃,建立了“不得”的模式,也就是建立了“德”文化。他的“不得”立足于对民生的关切,是其祖先后稷的“生”民和公刘的“厚”民的再进步。中华祖先的良政是以民生为第一位的。
      易曰:良性的政治是“君子以容民畜衆。”这里强调的,就是对社会大众的宽容。礼曰:良性的政治是“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在此,是把君民一体作为政治的理想状态。孟子曰:良性的政治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个非凡的见解是对古公亶父之德义的升华。
      古公亶父的德文化是把人民利益置于财产、土地之上的。这样的顺序,在后世孔子的学说中都有所表达。在墨子的兼爱论中,说得更加透彻。。
      古公亶父的政治文化的核心是德治。不过,这里的“德”是与“得”相对立的,“德”即“不得”。以“不得”实践“德”。所谓“不得”,就是为了保障民众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宁愿失去土地和财产,即使自己不当国君也无所谓,这才是真正有“德”。在古公亶父看来,为了保住土地、财产和自己的地位而无视民众的生命,就是无“德”。理解到这个程度,我们就会充分感受到古公亶父的可爱、可敬、崇高和伟大。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古公亶父之所以宁可放弃土地、财产和宗庙而决定迁移,就是为了保护民众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是完全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民至上”“人民就是江山”的政治理念,在3000多年前的周太王那里,就可以窥见端倪了。换句话说。习近平“人民至上”的光辉思想,就深深扎根于周太王那里,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认识到此,我们怎能不更加敬仰周太王呢?再说,他当年若没有迁到岐山,岐山哪有如此的荣耀呢?还会有周太王陵、周三王庙、泰伯庙和周公庙吗?统统不会!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