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今日头条 >

吴高 明初将领官至江阴侯袭侯爵遭弹劾后平反

发布时间:2025-10-16 23:29 来源:至德天下网
      至德天下网(吴蜀丰)【编者按】吴姓作为中华大姓之一,其历史与文化底蕴深厚。吴姓以国为姓,承载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与智慧。吴文化以苏州为核心,融合了"吴侬软语"的温婉、"吴门画派"的雅致、"昆曲评弹"的隽永。近代以来,吴姓名人辈出,如科学家吴健雄、作家吴承恩,展现了吴姓族人崇文重教、开拓创新的精神特质。吴文化既是江南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支脉,其"柔中带刚、兼容并蓄"的特质至今仍影响着当代社会。
      吴氏开姓始祖泰伯,传代始祖仲雍。以旷古绝伦的胸怀壮举三让天下,成就周朝八百年江山被千古颂扬。孔子《论语》第八篇《泰伯》,司马迁《史记》第三十一篇《吴泰伯第一世家》均有记载。康熙皇帝题赠《至德无名》,乾隆皇帝题赠《三让高踪》牌匾。                  
      伯渎河,原名泰伯渎,位于江苏无锡的清名桥附近。商朝末年,吴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了灌溉、排洪,开凿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伯渎河已有3000多年历史,全长43公里,它流经坊前,从梅村到鹅湖。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西攻楚国、吴王夫差北伐齐国,都曾通过伯渎河。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东汉永兴二年(154年),汉桓帝为了纪念吴泰伯,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所立。泰伯井,又名让王井,位于至德大殿东面,井水清澈可口。相传是泰伯为当地居民用水而凿。但据考证,泰伯井是战国时期所建。建泰伯庙后,一直是泰伯庙的厨房用井。南朝刘昭《后汉书注》记载:“无锡县东,皇山泰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吴地记》记载:“吴筑城梅里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            
      吴姓在中国历史有过七次建国史,在中国百家姓中目前排名第九位。据不完全统计,吴姓全球人口近3800余万人。无论在政坛、军事、工商、科技、文学艺术、医学界等行业,从古至今吴姓人才辈出,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吴语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上海、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分布于中国110多个县市。吴语在全球国际非官方语言中排名第十,在中国七大方言中排名第二。据《现代汉语》记载,吴语语系人口占中国总人口7.2%,高于闽语语系的5-7%和粤语语系的4.0%。目前讲吴语人口大约九千余万人。                 
      中国百家姓中唯一以姓氏命名的“‌吴文化节”自2006年开始举行“吴文化节暨泰伯祭祀大典”。由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活动主题为“传承吴地文明、彰显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名城、建设文明无锡”‌。自2006年起,每年4月10日(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卒于武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举办至今已举办19届‌。吴文化节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祭祀泰伯典礼、书画展示、群众文化活动等‌。吴文化节已成为具有浓郁吴地特色的国内知名节庆活动‌。“‌泰伯庙会”‌与春节打包列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不完全统计,吴姓当代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达70余人。例如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吴有训。其得意门生桃李满天下,如钱伟长、钱三强、朱光亚、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赵九章等都曾是他的学生。                 
      吴姓名人数不胜数,书画名家如唐朝画圣吴道子,明代著名画家吴伟,元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吴镇,清末画家吴友如、清初书画家。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天主教传教士吴历、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中国近代画家吴法鼎,中国明代著名作家、官员吴承恩,清代文学家吴敬梓等。吴姓开国将军48名。国民革命军吴姓将军79名。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投诚的吴姓将军16名。                
      吴姓在医学界也是人才辈出,南宋御医吴源,明代医学家吴延龄,撰有《经络腧穴》、《医学质疑》等书。明代医学家吴嘉言,著有《医学统宗》三卷,《针灸原枢》二卷,《医经会元》十三卷。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吴又可著作的《温疫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北宋神医之一保生大帝吴夲用一针救了皇妃,三国时著名医学家华佗弟子吴普,著有《吴普本草》六卷,又名《吴氏本草》。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安宫牛黄丸”发明制造者吴鞠通。清代医学家被称为中国医学史上“外治之宗”吴尚先。清代医学家、藏书家吴仪洛,著有《本草从新》《本草备要》、《成方切用》、《勿药元诠》、《伤寒分经》一源必彻》、《四诊须详》、《杂症条律》、《女科宜今》及《周易注》、《春秋传义》等书籍。明代医学家吴昆,著有《医方考》6卷、《脉语》2卷、《素问吴注》24卷、《针方六集》6卷4种现存于世,《十三科证治》、《药纂》等书籍。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吴瑞甫,著作有《伤寒纲要》、《中西医温热串解》、《册补中风论》,《奇验喉症明辩》、《诊断学》、《内科学》等近20种。近代医学家吴克潜,著有《吴氏儿科》《古今医方集成》《病源辞典》该辞典从几百种医籍中采集4000余种疾病,按病名首字笔画顺序排列。每种详注病源、症状和治法。凡有分歧者均一一列述,所引之方,多为古今成方。《药性辞典》《医药精华集》《诊断学》《儿科要略》《吴克潜医案医话集》等著作。                 
      当代肝胆外科专家,中科院院士吴孟超。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吴祖泽,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研究专家吴新智。乾隆皇帝题名《医宗金鉴》总编撰吴谦裔孙吴氏至德堂中医第十代传承人吴风平,著有《吴氏九世中医秘验方精选》《吴氏中医秘验方精选》《房事与性病秘验方集锦》《吴氏九世中医神奇秘验方》《中华名医验方精选》《易经正宗》《易经求真》《易经解密》《小儿推拿》《肿瘤癌症的临床诊治》《针灸临床运用》等专著25部。第十代中医传承人、黔苗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吴恒等。                 
      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迁徙,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旳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吴人东渡日本是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吴国王室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是吴太伯的后裔。吴王寿梦四子季扎的五十世孙吴权于939年在越南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裔,在越南200多个姓氏中吴姓排名第六。东汉时吴风进入朝鲜,在朝鲜143个姓氏中吴姓排前20名。吴姓移名在美国旧金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缅甸及欧美等地,吴姓子孙几乎已遍布全球。                 
      据《路史·国名纪》记载:始祖黄帝的母亲,正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名叫吴枢。《三国演义》吴国(孙权之母,亦称吴太夫人)孙坚二夫人吴国太。刘备四夫人、车骑将军吴懿之妹称吴夫人。历经六朝,辅佐四帝,宋高宗的皇后吴瑜,历史上称其为“宪圣慈烈皇后”她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当代吴姓人才辈出,如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外交战线杰出的领导人,原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 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美国“核弹女王”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台湾原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台湾新党主席吴成典,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云,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
      吴高(生卒年不详),定远(今属安徽)人。江国公吴良之子,明初将领。洪武十四年(1381年),吴高之父死,吴高袭侯爵。屡次出山西、北平、河南练兵及从北征。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调任广西,去征讨土司赵南寿。“靖难之役”起,与杨文守辽东,多次出兵攻永平。后朱棣使用离间之计让建文帝生疑,吴高被削爵并贬到广西,独自让杨文镇守辽东,后来就失败了。 永乐年间,朱棣召其守大同,吴高上言守卫边疆需复东胜的策略。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北征班师,吴高称疾不朝,被弹劾,并废为平民。


     吴高,早年在山西北平河南等地练兵,率部队征讨百夷,后因为获罪而调任广西,去征讨土司赵宗寿。当时燕王朱棣起兵,吴高镇守辽东,与杨文数次进攻永平。朱棣说“吴高虽然胆小,但是做事基本缜密。杨文则有勇无谋,除掉吴高,杨文就无能为力了。”于是采用离间计,制作两封信,其中盛赞吴高、贬低杨文,并故意调换信函送去。建文帝知道后生疑,把吴高削爵并贬到广西,独自让杨文镇守辽东,后来就失败了。永乐年间,其再次被启用镇守大同,上言守卫边疆需复东胜的策略。永乐八年,朱棣北征回师,吴高称病不朝,被弹劾并废为平民。

      洪熙元年,明仁宗看到他的名字,说道:“这个人过去经常对我无礼,贬去海南吧。”当时吴高已死,其家人被迫迁徙,遇到大赦得释。
      父亲:吴良,神策卫试指挥使、江阴侯,追封江国公吴良。儿子:吴昇
       吴高,字明远,神策卫试指挥使,江国公吴良之子,定远三和集人也。其先曰延陵季子,江南巨族。洪武十七年,吴高服阕。太祖命江阴侯吴良之子吴高、靖海侯吴祯之子吴忠俱袭父爵,圣谕说:“昔年,尔父兄弟为朕百战,以取天下,功在国家,朕弗能忘。故封爵之报,及于子孙。尔当思前人立功不易,各立乃志,毋骄毋怠,以延福庆” 。

      吴高嗣侯,屡出山西、北平、河南练兵,从北征,帅蕃军讨百夷。洪武二十一年,江阴侯吴高帅迤北降人南征。女直千户孛罗哥等叛于沅江,初江阴侯吴高率所部故元蕃军,往征百夷至是。行至沅江,孛罗哥与百户粉红等谋叛。事觉,高召其党至驿擒之。高擒百户粉红。孛罗哥闻之,即驰马渡江,杀不从己者。趋晃州驿,掠驿马,走思州。由思州出荆、樊,道渭河,欲遁归大漠。明年正月,何福与都督聂纬追击,及诸鄜、延,尽歼之。移兵讨平都匀蛮,俘斩万计。二十八年,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以事获罪,调广西,从征土司赵宗寿,建功自赎。
      建文初,有告湘王朱柏反者,帝遣使即讯。朱柏不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湘王妃吴氏,靖海侯吴祯之女,以朱允炆削藩行,朱柏阖宫自焚,吴高之妹亦葬火海。建文帝谓吴高不信。燕师起,吴高守辽东,与杨文数出师攻打永平。燕师至,吴高走,燕师走,吴高复至。吴高皆间道袭燕师,燕王甚忌吴高。吴高数袭永平,以制燕师,争明师众北征。壬辰,建文帝寻命安陆侯吴杰、江阴侯吴高、都督耿瓛、都指挥盛庸、潘忠、杨松、顾成、徐凯、李友、陈晖、平安分道并进。九月戊辰,吴高、耿瓛、杨文帅辽东兵,围永平。戊寅,李景隆合兵五十万,进营河间。九月十九,燕王以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亲率大军援永平。江阴侯吴高及都督耿献等率辽东之兵围攻永平。燕王语诸将曰:“景隆色厉而中馁,闻我在必不敢遽来,不若往援永平以致其师。吴高怯不任战,我至必走,然后还击景隆。坚城在前,大军在后,必成擒矣。” 壬辰,吴高等闻燕王至。吴高自知不敌,仓卒尽弃辎重走山海。燕王遣轻骑追之,斩首数千级,俘降亦数千人,尽散遣之。吴高退保山海关。

      吴高忠心,虽性怯而心思缜密。吴高之策使燕陷北平。燕王谋去吴高,曰:“辽东虽隔山海,而数扰永平,当思所以靖之。吴高虽怯,而行事差密。杨文粗而无谋。去吴高,则杨文不足虑矣。”乃遗二人书,盛誉吴高,极诋杨文,故易其函授之。遂遣人赍书谕二人。与杨文书则盛毁辱之,与吴高书则盛称誉之。而故易其函,若误置者。于是二人皆以闻于朝。建文帝果疑吴高,削爵徙广西,独杨文守辽东,由是兵无纪律,人怀疑贰,不敢数出矣,竟败。
      永乐元年,帝惜吴高之才,复召高镇守大同。永乐二年(1404),鞑靼知院马剌沙属民里不花到京纳款请朝,帝许之。遂命民里不花等往,导马剌沙入境。令高遣兵纳之,且令约束所遣将士毋有侵扰 ,高从之。永乐七年(1409),成祖朱棣敕镇守大同江阴侯吴高,上言备边方略:“闻塞外有径道,自甘肃七昼夜可达北京,即遣人踏至宁夏,又自大同踏至北京。果自几程,果若近便,今后驿使只于此路往来”。吴高为封疆大吏,贡道皆由大同入居庸。八年,帝首征漠北,吴高选练山西及晋王府护卫步骑万五千人随征,斩获甚众,班师。
      永乐十二年,十月,江阴侯吴高以罪免。初吴高领兵守大同,多行不法。及上北征班师至兴和,高称疾不朝。被召回京,纵家人给驿,及私役有司车牛。又擅以守边官军千百户镇抚张玉等百二十余人随行,所过骚扰,为御史成务等所劾,遂免为民 。吴高因奸人进言削夺侯爵,遂无心士路,辞官回归故里定远县三和集。营宫室,建祖庙,杜门谢客,同妹婿齐王朱榑于定远县三和集修建江国公吴良衣冠冢,写家训一十二条,名曰传家录,录成绝笔,后七日归真,无一语及朝廷者,后废为庶人,夺券。
      洪熙元年,帝见吴高名,曰:“吴高往年多行无礼,其谪戍海南。”吴高已死,徙其家。宣德十年正月,宣宗崩。壬午,英宗即位,大赦天下。吴高平反,子吴升乞嗣,不许。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天下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wsf905080184@qq.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 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