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卫祖先生的书法与盆景艺术人生
我和他只有一面之交,却很荣幸地受邀参加纪念江南人文始祖延陵季子诞辰2600周年活动。
事情应追溯到去年夏天,全国吴文化研究会在庐山召开。作为吴家女婿,我有幸受邀参加。会上,做了几分钟简短发言,未曾想到发完言后,坐在我后面的吴卫祖先生马上加了我的微信。午饭时,我们便坐在了一桌,先生当场表示要邀请我参加下一届延陵季子文化论坛。我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交际的客套辞令。
没想到,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儿子家,还真接到卫祖兄的热情邀请。作为吴家女婿,我也就没有推辞,5月13日—5月15日,我有幸受邀参加了延陵季子文化论坛全程点评,倍感荣幸。
延陵季子,江阴之骄,吴氏之傲!
季札风骨千秋在;延陵遗韵贯长虹。
我和他还刚刚有过两面之遇,却千里迢迢从江苏的江阴辗转到桂林,然后,从桂林来到宜春看我,受宠若惊。
说实在的,先生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严肃,一般人并不在他的眼中。
但我深知,越是严肃,越不苟言笑,越有他的内涵蓄蕴其中。后来,先生邀请我会后到了他的家中,我恍然大悟:他的房前一棵大桂花树,香气逼人;一盆盆盆景造型优美,简直就是人化的自然,再往右走,所有的盆景,都充满着野性,顿时想起了心中的日本庭园,一盆盆旁逸斜出,我行我素,简直就是天然图画。
后来,看了他写的字以及他写给我的字,其实,也独居“旁逸斜出”的风格,仔细琢磨他的人格似乎也正暗合“旁逸斜出”四字。
似乎他所有的智慧都聚合在浓眉上。
似乎他所有的思考与决断都浓缩在飘在空中的烟圈中,仿佛飘得越远,思维就越缜密。
我亲自目睹他抽了一支接着又点上一支,开始大惑不解,看着他行云流水的书法,顿时有了答案。
我只知道他叫吴卫祖,后来上网一了解原来他还有一个字,字越。没有来得及细问,从读《西施秘传》中发现,可能出于吴越情结,抑或亦寄寓书法、盆景的审美志在超越之意。再看看其号,号鄙夫,便知其相反相成、相得益彰之理趣了。
有意思的是,他自号吴西伍。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自号西伍?原来,他出生于江阴市申巷镇西伍村,比起,现在人介绍自己,总是从高到低,甚至隐去自己卑微的部分,先生多么豁达、真实。
原来,他还是教育界的精英,曾任江阴市申巷长丰中学校长;
原来,他退休后,一直热衷于地方文化,曾任延陵季子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原来,他一直爱好书法、盆景,长期从事盆景栽培与书法创作。其作品始终融合着生活体验与艺术追求。他的盆景作品注重自然造景,常以山水云游的体验融入创作,特别讲究形态与意境的融合,兼具观赏性与艺术性。
近距离接触,才发现他的生活简朴而充实。他告诉我。一盆景、一本书、一支笔、一杯茶和一缕烟,构成的就是他的全部生活。怪不得被尊称为“五一先生”。
原来,《五一先生诗集》就是这样的内涵,原来是他创作的当代诗歌作品集,早在2012年就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他的《茗赏集》《怀山集》《偶或·集》三个主题诗篇。
我还看到过他的《延陵第一家——申巷望族吴氏》大作,理据充分。
这次,在我的书法案台,先生书兴打发,当场为我泼墨挥毫。
先是即兴口占一绝:“袁水金桂香,延陵秋菊黄。千里亦咫尺,情似江流长。”
听说爱人的名字含一“梅”字,便书“傲雪”二字。
还特意为孩子书“一以贯之”四字,勉励有加。
其挥毫,简直就是兔起鹘落,矫健流畅。
我们都属兔,只有“谨慎”“机智”二词,属于我们聊以自慰的专利。
看起来,属兔的人,天生就是一个倾听者,温和,文雅,友善;
看上去,属兔的人,原来就是一个善解人意者,细腻,敏锐,共情;
感觉上,属兔的人,善于规划,谨慎,稳健,和谐;
行动上,属兔的人,应变力强,机智,敏捷,灵活;
艺术上,属兔的人,注重品味,艺术,唯美,天赋。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读书,越是年纪大了,越相信神经学家克里斯滕·维约米耶的一句名言: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读书越多,你的大脑就越能保持健康。
也许,笔直向上是一种生长常态;旁逸斜出,亦是生命力的表达。
聊着,聊着,我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起丁元英的《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是啊,我们从来就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连藏书也是。
真是,我们都不合群,但我们只是表面的孤独,合群才是内心的孤独。
我们相信,万事万物都有规律,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只不过我们已经进入了藏的时段。
偶尔,也旁逸斜出。
其实,行藏在我。
2025年10月27日于观澜湖畔洞若工作室
(图文/洞若(鄢文龙)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