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人物故事 >

季札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发布时间:2023-10-18 22:36 来源:天下吴氏
      至德天下网讯(吴蜀丰)【编者按】您从豳地奔岐山 旷古绝伦的胸怀; 你壮举三让天下, 让出八百年江山; 《论语》把你颂扬, 《史记》第一世家; 泊渎河在此扬帆, 京杭运河奔遠方; 吴语吴歌非遗产,您功开万古江南 ,吴氏子孙遍世界, 继往开来新篇章; 历朝赐封世无双, 至德精神永流芳!--《至德流芳》
      据有史料记载,吴氏开姓始祖泰伯,传代始祖仲雍。以旷古绝伦的胸怀壮举三让天下,成就周朝八百年江山千古颂扬。孔子《论语》第八篇《泰伯》,司马迁《史记》第三十一篇题为《吴泰伯第一世家》均有记载。康熙皇帝题赠《至德无名》,乾隆曾题赠《三让高踪》牌匾。
      吴姓有过七次建国史,在中国百家姓中目前排名第九位,据不完全统计,吴姓全球人口近3800余万人,无论在政坛、军事、工商、科技、文学艺术、医学界等行业,从古至今吴姓人才辈出,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据不完全统计,吴姓当代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达70余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吴有训。其得意门生桃李满天下,如钱伟长、钱三强、朱光亚、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赵九章等都曾是他的学生。吴姓名人数不胜数,书画名家吴道子,吴昌硕、吴友如、吴镇、吴历、吴冠中,吴法鼎,著名作家吴承恩,吴敬梓等。吴姓开国将军48名。国民革命军吴姓将军79名。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投诚的吴姓将军16名。
      吴姓在医学界,医学名家比比皆是,著有《吴氏儿科》《古今医方集成》《病源辞典》《药性辞典》《医药精华集》《诊断学》《儿科要略》《吴克潜医案医话集》等著作的近代医学家吴克潜。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吴又可的著作《温疫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神之一 保生大帝吴夲,三国时著名医学家华佗弟子吴普,著有《吴普本草》六卷,又名《吴氏本草》。乾隆题名《医宗金鉴》总编撰吴谦, 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安宫牛黄丸”发明制造者吴鞠通。清代医学家被称为中国医学史上“外治之宗”吴尚先。
      当代肝胆外科专家,中科院院士吴孟超。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吴祖泽,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研究专家吴新智。著有《吴氏九世中医秘验方精选》《吴氏中医秘验方精选》《房事与性病秘验方集锦》《吴氏九世中医神奇秘验方》《中华名医验方精选》《易经正宗》《易经求真》《易经解密》《小儿推拿》《肿瘤癌症的临床诊治》《针灸临床运用》等专著25部吴氏至德堂中医第十代传承人吴风平。第十代中医传承人黔苗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吴恒等。
       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迁徙,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旳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吴人东渡日本是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吴国王室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是吴太伯的后裔。吴王寿梦四子季扎的五十世孙吴权于939年在越南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裔,在越南200多个姓氏中吴姓排名第六。
东汉时吴风进入朝鲜,在朝鲜143个姓氏中吴姓排前20名。吴姓移名在美国旧金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缅甸及欧美等地,吴姓子孙几乎已遍布全球。
      据《路史·国名纪》记载:始祖黄帝的母亲,正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名叫吴枢。《三国演义》吴国孙坚之二夫人吴国太(孙权之母,亦称吴太夫人)。刘备四夫人,车骑将军吴懿之妹称吴夫人。历经六朝,辅佐四帝,中国历史上唯一与皇帝走完金婚宋高宗的皇后吴瑜,从才人升为皇后。稳坐后位五十五载,不仅被丈夫宋高宗宠爱了半个世纪,还先后受到了宋孝宗、宋光宗和宋宁宗三位皇帝的优待和敬重,最终以八十三岁高龄安然离世。历史上称其为宪圣慈烈皇后。当代吴姓名人中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吴学谦、吴桂贤,曾为美国造原子弹的“核弹女王”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原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长吴帮国,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台湾原台北市市长、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
      季札,生卒年不详,春秋时期吴国贵族,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吴太伯二十世孙,吴王寿梦第四子,吴王诸樊余祭夷昧之弟。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州来季子等。


      季札淡泊权位,有远见卓识。吴王寿梦二十五年(前561年),寿梦临终前想传位于季札,季札力辞。诸樊去世前授命传位于其弟余祭,欲兄弟相传以至季札。吴王余祭四年(前544年),季札出使各国。出访鲁国,请观周乐,对诗乐有精深的分析;访问齐国,劝晏婴交出封邑官职以免祸,晏婴从之;出使郑国,告诫子产以礼治国;到了卫国,称赞卫国君子很多,国家没有忧患;来到晋国,预言晋国政权将落入韩、赵、魏三家之手。余祭去世,余昧继承王位。余昧去世,欲传位于季札,季札不接受。吴人立余昧之子僚为吴王。吴王僚十三年(前514年),季札出使晋国,吴公子光刺杀吴王僚,自立为君。季札归国,予以承认。 吴王夫差十一年(前485年),季札成功劝说楚军从陈国退兵。 
      季札富于才学、修养,其美学观点对儒家美学思想有重要影响。后世并以其名借指善于鉴赏音乐之人。 两度让国 季札的祖先是周朝的泰伯泰伯本是周朝王位继承人,但父亲周太王有意传位给幼子季历以及孙子昌。于是泰伯就主动把王位让了出来,自己则以采药为名,逃到荒芜的荆蛮之地,建立了吴国

      数代后,寿梦继承了吴国王位。吴王寿梦二十五年(前561年),寿梦去世。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即夷昧),四子季札。季札贤能,寿梦生前也曾想让他继位,但季札避让不答应,于是让长子诸樊继位,总理诸种事务,代理执掌国政。吴王诸樊元年(前560年),诸樊服丧期满后除去丧服,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去世的时候,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在位。君子评论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您作为长子本是合理的继位人,谁敢干犯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没有什么才能,也愿效仿子臧那样的义举。”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他反而抛弃了家室财产去当农民,吴人只好放弃拥立他的打算。
      吴王诸樊十三年(前548年),诸樊在伐楚战争中中箭身亡。 [他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余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而且因为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大家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这样就能依次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季札被封在延陵,因此号为延陵季子。
      出使各国 吴王余祭四年(前544年),吴王派季札出访鲁国。季札见到叔孙穆子(即叔孙豹),很喜欢他。对穆子说:“您恐怕不得善终吧!喜欢善良而不能够选择贤人,我听说君子应当致力选择贤人。您做鲁国的宗卿而主持国政,不慎重举拔善人,怎么能受得了呢?祸患必然到您身上。” 随后,季札观赏了鲁国保留的周室礼乐,并予以点评。 
 
      季札的出国访问,是为了给新立的国君通好各国,因此离开鲁国后,就出使到齐国。他劝说晏平仲说:“你快些交出你的封邑和官职。没有这二样东西,你才能免于祸患。齐国的政权快要易手了,在不能确定归入谁手之前,国家祸乱是不会平息的。”因此晏子通过陈桓子(即田桓子)交出了自己的封邑与官职,所以在栾、高二氏相攻杀的祸难中幸免于难。 
      季札离开齐国,出使到郑国。他见了子产,好像见到故人一般。季札给子产赠送白绢大带,子产给季札献上麻布衣服。季札对子产说:“郑国掌握政权的人荒淫奢侈,大难将临,政权定落于你身上。你执政时,一定要谨慎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 离开郑国后,季札到了卫国。非常欣赏蘧瑗、史狗、史鳅、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说:“卫国君子很多,因此国家无患。” 果然卫国在一个不短的时期内,一直平安无事。 
      季札从卫国去晋国,准备在戚地住宿。听到钟声,说:“奇怪啊!我听说了,发动变乱而没有德行,必然遭到诛戮。这一位就在这地方得罪国君,害怕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寻欢作乐的?这一位在这地方,就像燕子在帐幕上做窝。国君又正停棺还没有安葬,难道可以寻欢作乐吗?”于是就不住在戚地。孙文子听到了这番话,一辈子不再听音乐。 
      季札到了晋国,喜爱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的政权大约要归于这三家了!”他喜爱叔向,离别时,对叔向说:“您努力吧!国君奢侈而优秀的臣子很多,大夫都富有,政权将要归于大夫家。您喜好直话直说,一定要考虑使自己免于祸难。” 再次让国吴王余祭四年(前544年)(《史记》作吴王余祭十七年,从《左传》订正),余祭被越人刺杀,传位余昧。
      吴王余昧二年(前542年),吴王派屈狐庸到晋国访问。赵文子询问他:“季札最终能立为国君吗?“屈狐庸回答说:“不会的。季札是保持节操的人,即使他应享有国家,也是不愿做国君的。”
      吴王余昧十七年(前527年),余昧去世,想传位于其弟季札。季札为避让而离去。于是吴人说:“先王有令,兄死弟继位,一定传国给季子。季子现在逃脱君位,那王余昧成为兄弟中最后一个当国君的人。现在他死了,其子应代其为王。”于是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吴王。
      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年),季札出使齐国。返程的时候,他的长子去世,葬在赢、博之间。孔子前往观看了葬礼。 吴王僚十三年(前514年),楚平王去世。吴王僚想趁机攻打楚国,就派季札去晋国观望形势。季札出使期间,公子光使专诸刺杀吴王僚。据《史记》记载,公子光随即自立,即阖闾。季札回到吴国,说:“只要对先君的祭祀不废止,人民不至于没有国君,社稷之神得到奉祀,那就是我的国君。我敢怨责谁呢? 我只有哀悼死者,事奉生者,来对待天命安排。祸乱不是自己制造,就应听从新立之君,这是先人的原则啊。”于是季札到王僚的墓上,回报了自己完成外交任务的经过,痛哭吴王僚一番,之后回到朝廷中自己的位置等待新君之命。《春秋公羊传》则记载,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后请季札继承王位,但季札坚辞不受。他认为若自己接受王位,等于二人同谋;若自己杀了阖闾,就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没有尽头。由于不肯同流合污和骨肉相残,季札遂前往封地延陵,终生不入吴国国都。
      吴王夫差十一年(前485年)冬季,楚国的子期(公子结)进攻陈国。年逾九十的季札救援陈国,对子期说:“两国的国君不致力于德行,而用武力争夺诸侯,百姓有什么罪过呢?我请求撤军,以此使您得到好名声,请您致力于德行而安定百姓。”于是楚军就撤兵回国。 此后史书不再有关于季札的记述。
季札三次让国,前两次都保证了政权的平稳交接,第三次让国后十三年却发生了公子光刺杀吴王僚的政变。 历代学者对此褒贬不一。《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都对季札的让国行为予以赞扬,认为这反映了季札的高尚品格;但桓谭、独孤及、程颐、朱熹等人则提出季札的让国行为为吴国后来的政局动荡埋下了祸根。对此,程端学、阮芝生、黎汉基等学者为季札辩护,认为季札没有能力预见或阻止公子光的政变,其让国与政变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外交季札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吴王余祭四年(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郑、卫、晋五国。在这次外交活动当中,他同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产及鲁、卫、晋等国的重要政治家会晤,评论时势,既展现了自己的远见卓识,也使中原国家了解并通好吴国。夫差在位期间,楚、吴争夺陈国。吴王夫差十一年(公元前485年)冬,楚师伐陈。季札救陈,以“务德而安民”为由劝楚将子期撤兵,既展现了自己的为民之心,又维护了本国利益。 
      音乐 季札 季札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艺评论家。吴王余祭四年(公元前544年),季札在鲁国欣赏了周代的经典音乐、诗歌、舞蹈,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一一品评。这次活动影响深远。首先,他能结合各地民风民俗,评述《诗经》风、雅、颂各篇的风格特色,欣赏其美学价值。第二,季札在观乐中继承和发展了周代的雅乐审美观,提倡“中和之美”,如“忧而不困”、“乐而不淫”、“直而不倨,曲而不屈”等,应和了儒家的中庸思想。第三,季札观乐时注重诗乐的社会功能。一方面,音乐可以反映政治风俗;另一方面,音乐也对社会具有教化作用。故《文心雕龙》有云:“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诗官采言,乐胥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是以师旷觇风于盛衰,季札鉴微于兴废,精之至也。” “好乐无荒,晋风所以称远;伊其相谑,郑国所以云亡。故知季札观乐,不直听声而已。” 季札观乐而知政俗兴衰,正是以乐观政、以诗观政的功利文艺观的体现,对儒家文艺观的形成有启发意义。
      礼教 季札为人高风亮节,“季札让国”、“延陵挂剑”等事迹,反映了他谦让、守礼、仁义、诚信等美德。这些举动既为孔子的礼乐精神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事实,也为后世提供了表率。
      季札对礼乐文明的推崇与践行也对吴人起到了教化作用,从而促进了吴地的开化。《昭明文选注》引《战国策》云:“昔周太伯三以天下让,延陆季子辞国而不处,遂化荆蛮之方,与华夏同风,二人所兴。” 
      哲学季札曾提出“骨肉归于土,魂气无不之”,认为人死后灵魂仍然存在,与庄子身死魂灭的观念相对。 [50]  他们的观点启发了北齐杜弼邢邵的哲学辩论。
      孔子:①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 ②延陵季子,其天民也乎!棚乎其雁,延陵季子侨而弗受。延陵季子,其天民也!司马迁: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时其闳览博物君子也!桓谭:吴之篡弑灭亡,衅由季札。札不书上放周公之摄位,而下慕曹臧之谦让,名已细矣。《春秋》之趣,岂谓尔乎?袁宏:言偃以文学遗风,季札以让国称仁,高节显於华夏,端委行乎海滨。 独孤及:①彼诸樊无季历之贤,王僚无武王之圣,而季子为泰伯之让,是徇名也,岂曰至德?且使争端兴于上替,祸机作于内室。②独守纯白不义于嗣,是洁己而遗国也。国之覆亡,君实阶祸。司马光: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 [36]  苏轼:季子德信于吴人,而言行于其国。朱熹:①季札辞国,不为尽是。②(延陵挂剑,)此季札之高义,千古知之矣。吴楚材:季札贤公子,其神智器识乃是春秋第一流人物。
      季札观乐 吴王余祭四年(前544年),季札出访鲁国,请求观赏周乐。于是乐工为他歌唱《周南》《召南》。季札说:“美啊!王业开始奠定基础了,还没有完善,然而百姓勤劳而不怨恨了。”为他歌唱《邶风》《卫风》之歌,他说:“美好又深沉啊!忧愁而不困惑。我听说卫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这样,这大概就是《卫风》吧!”为他歌唱《王风》之歌,他说:“美啊!思虑而不恐惧,大概是周室东迁以后的音乐吧!”为他歌唱《郑风》之歌,他说:“美啊!但是它琐碎得太过分了,百姓不堪忍受了。这大概是郑国要先灭亡的原因吧!”为他歌唱《齐风》之歌,他说:“美啊,多么宏大的声音呵!这是大国的音乐啊!作为东海的表率的,大概是太公的国家吧!国家前途是不可限量的。”为他歌唱《豳风》之歌,他说:“美啊,浩荡博大呵!欢乐而不过度,大概是周公东征的音乐吧!”为他歌唱《秦风》之歌,他说:“这就叫做西方的夏声。夏就是大,大到极点了,恐怕是周朝的旧乐吧!”为他歌唱《魏风》,他说:“美啊!抑扬顿挫呵!宏亮而又婉转,艰难而流畅,再用德行加以辅助,就是贤明的君主了。”为他歌唱《唐风》,他说:“思虑很深啊!大概有陶唐氏的遗民吧?否则,为什么那么忧深思远呢?不是美德者的后代,谁能像这样?”为他歌唱《陈风》,他说:“国家没有主人,难道能够长久吗?”从《郐风》以下的诗歌,季札听了就没有评论了。乐师为他歌唱《小雅》,他说:“美啊!忧愁而没有背叛的心,怨恨却不表现在语言中,恐怕是周朝德行衰微的乐章吧!还有先王的遗民啊。”为他歌唱《大雅》,他说:“广博啊,和美呵!抑扬顿挫而本体刚健劲直,大概是文王的德行吧!”为他歌唱《颂》,他说:“到达顶点了!正直而不倨傲,婉柔而不屈挠,亲近而不相逼,疏远而不离心,活泼而不邪乱,反复而不厌倦,哀伤而不忧愁,欢乐而不过度,常用而不匮乏,宽广而不显露,施舍而不浪费,收取而不贪婪,静止而不停滞,行进而不流荡。五声和谐,八风协调。节奏有一定的规律,乐器都按次序,这都是盛德之人所共同具有的。”  季札看到跳《象箾》《南籥》舞,说:“美啊,但还有所遗憾。”看到跳《大武》舞,说:“美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大概就像这种情况吧!”看到跳《韶濩》舞,说:“像圣人那样的弘大,尚且还有所惭愧,可见当圣人不容易啊!”看到跳《大夏》舞,说:“美啊!勤劳而不自以为有德,如果不是禹,还有谁能做到呢?”看到跳《韶箾》舞,说:“功德到达顶点了,伟大啊!像上天的没有不覆盖,像大地的没有不承载。盛德到达顶点,就不能再比这更有所增加了,聆听观看就到这里了。如果还有别的音乐,我不敢再请求欣赏了。” 季札延陵挂剑 季札刚出使时,北行时造访徐国国君。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过徐国时,徐君已经去世,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头的树木上才离开。侍从不解。季札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
      先祖:吴太伯 父亲:寿梦兄长:诸樊余祭夷昧 长子:姓名不详,吴王僚十二年(前515年)去世,葬在赢、博之间 侄子:阖闾
季子墓

      延陵季子之墓季札受封于延陵(今常州、江阴一带)、州来,史称延陵季子。季札去世后,葬在江阴申浦河西畔 ,墓前有三人合抱的大树,结一种叫“鸡距子”的果子。 《史记·吴太伯世家》集解云:“延陵季子冢在毗陵县暨阳乡。”《越绝书》云:“季子冢古名延陵墟。”《寰宇记》载:“季子墓在晋陵县北七十里,申浦之西。”今其墓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西南隅的申港中学内,墓墩高4米,面积2694平方米。
      后人在墓旁建季子祠,塑像祭祀。祠内有传说为孔子所书的十字篆文碑,碑文是:“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一、七十二回中描述了季札让国的事迹。影视2010年电视剧《孙子大传》:午马饰演季札。2011年电视剧《孔子春秋》:孙淳饰演季札。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天下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