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今日头条 >

浙吴总会组团祭祀季札公逝世二五零九年

发布时间:2024-05-21 02:25 来源:至德天下网
      天下吴氏网讯(吴焕宰江阴申港报道)5月20日,乾坤朗朗,天日昭昭,惠风和畅。浙吴总会组团一行23人,怀着虔诚的心情赶赴江阴申港季子祠,参加缅怀祭祀继世先祖季札公大典。

      延陵季子宗亲会、江阴市季札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建明携同泰伯公无锡祖地吴新会长、荣誉会长吴立兴仲雍公常熟祖地吴建明会长等三祖地宗贤,率领本会宗亲代表暨全国吴氏宗亲部分代表近五百人,于申港季子祠季子陵寝前虔诚祭祀始祖泰伯公、仲雍公、十九世祖季札公暨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曰:
      四月初夏,万物葱葱。延陵古邑,竹清松风。抚今追昔,恒念祖宗。亶父古公,黄帝血统。拓疆开土,周原日荣。泰伯仲雍,父命是从。季历继位,大周一统。避位逊国,伯仲二公。建立句吴,梅里立踪。季子避耕,舜山力躬。挂剑酬心,慕义无穷。至德诚信,品高当风。听乐辨音,语惊苍穹。伯渎流长,延陵高风。前后三让,天下共颂。春秋战乱,国亡思痛。浴火重生,不忘初衷。列祖列宗,不堕其志,勤勉苦砺,孜孜以求。重振家业,千秋高功。
      祭祀大典在肃穆庄严的气氛中有序进行。特别是祭祀大典司仪吴明刚,洪亮、沉稳、庄重的声音,对我们吴氏家族列祖列宗功绩的了解,脱口而出对祖宗先贤的敬仰,稳重娴熟古朴的祭祀礼仪,更使祭祀大典重现历史的神韵和恢弘。



      季札公,孔子的老师,是孔子最仰慕的圣人,称为“南季北孔”,历史上南方第一位儒学大师,称为“南方第一圣人”。自己的祖宗被世人如此推崇和称誉,作为延陵子孙的一员,觉得无比荣耀骄傲。





      季札公是先秦时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预言家、美学家、艺术评论家,中华文明史上礼仪诚信的代表人物。授之国而避让,是季札公继承吴氏始祖泰伯公、仲雍公至德精神的完美继承和体现。季札公深知吴氏家族同宗共祖,同根同源,同体相依。季札公传承始祖遗志,为推动发扬江南文明,贤明而博学,“见微而知清浊”。季札公真乃仁义至德之人也。

      句吴古国战败,吴氏家族面临灭族之灾,因季札公圣名在外,就是毫无信义可言的越王勾践,也惧怕季札公之贤名,不敢贸然剿杀延陵后裔。因此,延陵郡名下,保护了千千万万吴氏子孙,才有了今日延陵子孙的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乃至名扬海内外。

      时至今日,过去了2509年,我们来到季札公当年生活的延陵圣地,都还能深深感受到季札公的仁义至德思想的影响。质朴和谐的民风,谦逊典雅的社会氛围,有一种温暖的回家感觉,油然而生。

      祠堂家庙,是最能约束世人道德品行的地方,也是净化世人灵魂的所在。祖宗面前不可欺,你在世上做,祖宗在天上看。浙江吴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吴守允为这次祭祀大典捐赠了叁万元现金和158箱水牛奶。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