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名人词典 >

吴兰成曾任中医科学院副研究员吴石将军长女

发布时间:2025-10-24 01:14 来源:今日采访
      今日采访网讯(吴蜀丰)【编者按】吴姓作为中华大姓之一,其历史与文化底蕴深厚。吴姓以国为姓,承载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与智慧。吴文化融合了"吴侬软语"的温婉、"吴门画派"的雅致、"昆曲评弹"的隽永。近代以来,吴姓名人辈出,如科学家吴有训、吴健雄、作家吴承恩,展现了吴姓族人崇文重教、开拓创新的精神特质。吴文化既是江南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支脉,其"柔中带刚、兼容并蓄"的特质至今仍影响着当代社会。
      吴氏开姓始祖泰伯,传代始祖仲雍。以旷古绝伦的胸怀壮举三让天下,成就周朝八百年江山被千古颂扬。孔子《论语》第八篇《泰伯》,司马迁《史记》第三十一篇《吴泰伯第一世家》均有记载。康熙皇帝题赠《至德无名》,乾隆皇帝题赠《三让高踪》牌匾。                  
      伯渎河,原名泰伯渎,位于江苏无锡的清名桥附近。商朝末年,吴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了灌溉、排洪,开凿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流“伯渎河”。伯渎河已有3000多年历史,全长43公里,它流经坊前,从梅村到鹅湖。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西攻楚国、吴王夫差北伐齐国,都曾通过伯渎河。
      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东汉永兴二年(154年),汉桓帝为了纪念吴泰伯,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所立。泰伯井,又名让王井,位于至德大殿东面,井水清澈可口。相传是泰伯为当地居民用水而凿。但据考证,泰伯井是战国时期所建。建泰伯庙后,一直是泰伯庙的厨房用井。南朝刘昭《后汉书注》记载:“无锡县东,皇山泰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吴地记》记载:“吴筑城梅里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            
      吴姓在中国历史有过七次建国史,在中国百家姓中目前排名第九位。据不完全统计,吴姓全球人口近3800余万人。无论在政坛、军事、工商、科技、文学艺术、医学界等行业,从古至今吴姓人才辈出,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吴语,又称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吴语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浙江、上海、江西东北部、福建西北部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分布于中国110多个县市。吴语在全球国际非官方语言中排名第十,在中国七大方言中排名第二。据《现代汉语》记载,吴语语系人口占中国总人口7.2%,高于闽语语系的5-7%和粤语语系的4.0%。目前讲吴语人口大约九千余万人。                 
      中国百家姓中唯一以姓氏命名的“‌吴文化节”自2006年开始举行“吴文化节暨泰伯祭祀大典”。由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活动主题为“传承吴地文明、彰显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名城、建设文明无锡”‌。自2006年起,每年4月10日(传说农历正月初九是太伯的生日,卒于武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举办至今已举办19届‌。吴文化节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包括祭祀泰伯典礼、书画展示、群众文化活动等‌。吴文化节已成为具有浓郁吴地特色的国内知名节庆活动‌。“‌泰伯庙会”‌与春节打包列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不完全统计,吴姓当代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达70余人。例如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吴有训。其得意门生桃李满天下,如钱伟长、钱三强、朱光亚、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赵九章等都曾是他的学生。                 
      吴姓名人数不胜数,书画名家如唐朝画圣吴道子,明代著名画家吴伟,元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吴镇,清末画家吴友如、清初书画家。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天主教传教士吴历、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中国近代画家吴法鼎,中国明代著名作家、官员吴承恩,清代文学家吴敬梓等。吴姓开国将军48名。国民革命军吴姓将军79名。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投诚的吴姓将军16名。                
      吴姓在医学界也是人才辈出,南宋御医吴源,明代医学家吴延龄,撰有《经络腧穴》、《医学质疑》等书。明代医学家吴嘉言,著有《医学统宗》三卷,《针灸原枢》二卷,《医经会元》十三卷。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吴又可著作的《温疫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北宋神医之一保生大帝吴夲用一针救了皇妃,三国时著名医学家华佗弟子吴普,著有《吴普本草》六卷,又名《吴氏本草》。杰出的中医温病学家“安宫牛黄丸”发明制造者吴鞠通。清代医学家被称为中国医学史上“外治之宗”吴尚先。清代医学家、藏书家吴仪洛,著有《本草从新》《本草备要》、《成方切用》、《勿药元诠》、《伤寒分经》一源必彻》、《四诊须详》、《杂症条律》、《女科宜今》及《周易注》、《春秋传义》等书籍。明代医学家吴昆,著有《医方考》6卷、《脉语》2卷、《素问吴注》24卷、《针方六集》6卷4种现存于世,《十三科证治》、《药纂》等书籍。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吴瑞甫,著作有《伤寒纲要》、《中西医温热串解》、《册补中风论》,《奇验喉症明辩》、《诊断学》、《内科学》等近20种。近代医学家吴克潜,著有《吴氏儿科》《古今医方集成》《病源辞典》该辞典从几百种医籍中采集4000余种疾病,按病名首字笔画顺序排列。每种详注病源、症状和治法。凡有分歧者均一一列述,所引之方,多为古今成方。《药性辞典》《医药精华集》《诊断学》《儿科要略》《吴克潜医案医话集》等著作。                 
      当代肝胆外科专家,中科院院士吴孟超。中国造血干细胞之父吴祖泽,中西医结合专家吴咸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研究专家吴新智。乾隆皇帝题名《医宗金鉴》总编撰吴谦裔孙吴氏至德堂中医第十代传承人吴风平,著有《吴氏九世中医秘验方精选》《吴氏中医秘验方精选》《房事与性病秘验方集锦》《吴氏九世中医神奇秘验方》《中华名医验方精选》《易经正宗》《易经求真》《易经解密》《小儿推拿》《肿瘤癌症的临床诊治》《针灸临床运用》等专著25部。第十代中医传承人、黔苗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吴恒等。                 
      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迁徙,还远播国外。早期吴姓主要迁往邻国旳越南、日本、朝鲜,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吴人东渡日本是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吴国王室的一支演变成日本皇室是吴太伯的后裔。吴王寿梦四子季扎的五十世孙吴权于939年在越南称王,建立了越南历史上最早的王朝--吴朝,南越政权最后一位总统吴庭艳即吴权之后裔,在越南200多个姓氏中吴姓排名第六。东汉时吴风进入朝鲜,在朝鲜143个姓氏中吴姓排前20名。吴姓移名在美国旧金山、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缅甸及欧美等地,吴姓子孙几乎已遍布全球。                 
      据《路史·国名纪》记载:始祖黄帝的母亲,正是古代吴人的一位女姓名叫吴枢。《三国演义》吴国(孙权之母,亦称吴太夫人)孙坚二夫人吴国太。刘备四夫人、车骑将军吴懿之妹称吴夫人。历经六朝,辅佐四帝,宋高宗的皇后吴瑜,历史上称其为“宪圣慈烈皇后”她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当代吴姓人才辈出,如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外交战线杰出的领导人,原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原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 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美国“核弹女王”著名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原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台湾原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台湾新党主席吴成典,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云,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
      吴兰成(1931—2020),福建人,吴石将军长女。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同年作为第一批上海支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支边大学生赴牙克石森林工业管理局卫生所(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前身)支援边疆建设,任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首任儿科主任。在零下40℃的极寒环境中从儿科医生成长为副院长,期间主持编写《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常规》,创新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使小儿病毒性肺炎病死率从8.2%降至3.4% 。


 
      文革期间被剥夺医务人员资格仍坚持救治患儿。1978年升任该院副院长,次年调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信息所副研究员,经何康夫人缪希霞协助入职。1981年与兄长吴韶成赴美国探亲,与母亲王碧奎及海外亲属实现四十年后首次团聚 。其父吴石1950年在台北遇害后,家人通过探亲带回其在狱中秘密写于画册背面的绝笔书。退休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北京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主编《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第二版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一等奖 。其形象镌刻在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崇德园院史文化广场浮雕墙上。

      吴兰成出生于福建,父亲吴石将军是中共隐蔽战线的杰出英雄,1950年因身份暴露在台湾英勇就义。母亲王碧奎经旧友多方营救,在吴石牺牲后才获释,后于1980年移居美国。吴兰成与兄长吴韶成留在大陆。由于特殊年代的历史背景,吴石的真实身份未被公开。吴兰成早年被贴上“国民党旧军官子女”的标签,承受着不公待遇。

      哥哥吴韶成大学毕业后分到郑州的河南冶金局工作。1953年,吴兰成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东北边疆的内蒙古牙克石林业中心医院。在零下40℃的极寒环境中,她从儿科医生做起,逐步成长为副院长。在林区工作期间,她曾徒手为产妇转正胎位完成剖宫产,用冷毛巾为高热惊厥患儿物理降温,甚至在森林火灾中背着伤员徒步三小时撤离,因冻伤留下残疾。这些经历不仅锤炼了她的意志,更让她深刻理解基层医疗需求,为日后在中医药信息领域的创新埋下伏笔。 

      吴韶成、吴兰成兄妹先后入了党。“文革”期间,兄妹俩都受到审查,党籍不予恢复。70年代末农林部从基层选调科技人员到部里,时任农林部副部长何康推荐了吴兰成的丈夫陈进森。1978年,吴兰成夫妇从工作了20多年的牙克石林区调入北京。初到北京人生地疏,找工作成了难题,是何康夫人缪希霞主动帮她,她才得到去中医研究院信息所应聘的机会,被聘为副研究员。 

      1979年,吴兰成调任中国中医研究院情报研究所(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还担任北京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1981年12月,在北京的吴兰成和在郑州的吴韶成一起乘机飞赴美国洛杉矶,与在那里的小弟吴健成和母亲团聚,小妹吴学成也从台北赶来。一家人时隔四十年得以团聚,并带回了父亲在狱中秘密写于画册背面的绝笔书。遗书中,吴石坦陈平生抱负,教诲子女,字里行间正气凛然。 2020年去世。 
      吴兰成倾力深耕中医药信息标准化事业,为中医药数据库建设默默奉献。“文革”期间,《中医文摘》停刊,中医药文献的传播陷入停滞。吴兰成临危受命,牵头推动刊物复刊。她带领团队深入调研,精准定位刊物的学术价值与读者需求,从选题策划到文摘撰写,再到终审把关,建立严格的审校制度,确保内容专业性。复刊后的《中医文摘》迅速获得学界认可,后更名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成为中医药文献传播的重要载体。于1986年获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
      1983年,吴兰成被公派赴美进修文献标引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那时,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刚崭露头角,她敏锐捕捉到这一技术对中医药信息事业的革命性意义,如饥似渴地学习相关技能。学成归国后,她立刻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所的彭立言,推动中美合作项目——为国际知名的MEDLINE数据库标引中国期刊。
      这一举措不仅让中国中医药研究成果走向世界,更为国内科研人员争取到免费使用该数据库的权限,极大提升了国内科研人员的信息获取效率。与此同时,她编撰数十万字标引教材,在全国举办近20期学习班,培养数百名数据库建设人才,为中国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国际化奠定基础。
      在中医药数据库建设领域,吴兰成的探索从未停止。她主持研发了全国首个针灸针麻中英文版双语数据库“ACULARS”。课题结束后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被信息界最高级国际会议MEDIFO89录用并作报告。该成果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中医药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TCMLARS”的研制中,她主持制定了中医药学文献数据库的标引规则和数据项标准,建成国内第一个大型中医药学文献数据库,为全球中医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源。该项目1996年获全国科技信息系统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6年,她主编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第二版出版,成为行业工具书,200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学术著作一等奖,今仍被广泛使用。 1991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多次被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天下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wsf905080184@qq.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 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