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吴氏欢迎你!

位置>主页 > 今日头条 >

泰伯至德精神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典范

发布时间:2020-07-08 00:55 来源:中国报道

天下吴氏网讯(吴成队)金风送爽,丹桂飘香, 2019年9月29日,我女儿为我买了10月12日无锡的高铁票,我有幸参加“中国二胡之乡”无锡梅村古镇太湖之滨在梅里国际大酒店召开的第三届泰佰论坛文化研讨会,来自香港、台湾、西班牙等世界各地吴氏宗亲300多位嘉宾、朋友共聚一堂,会上有我有两篇论文在会上交流。三千多年前,泰佰携弟仲雍从陕西岐山跋山涉水来到梅里,断发纹身,从俗而化,将中原文化传播到荆蛮之地。勾吴之间,由此发端,代代相传,终成一帮。大江南北,太湖之滨,都受到泰佰谦让和开拓精神的导化,渐成为衣冠礼乐之帮。每年正月初九,世界各地吴氏宗亲、至德后裔,纷纷来到“江南第一古镇”归宗祭祖,形成了江南第一个庙会——泰佰庙会。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次是缘在吴文化,吴文化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过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发展,至随、唐、宋、元及明形成高峰。早在清代后期及末代,吴文化开始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吴文化资源在梅里,因此,发 扬壮大吴文化成了每个吴氏后人的迫切心愿。由吴氏宗亲举办的《泰佰论坛》已历两届,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促进各地区与海外各地区的泰佰文化交流,来自海内外300位吴氏宗亲、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名人共商文化、经济、社会和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一个高端对话平台。通过论坛与商界及学术届建立起为宗亲与宗亲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的工作网络,为日益扩大的泰佰道德精神的专题研究、理论探讨、文化合作、经贸交流、经济分享提供服务,泰佰至德谦让,开启了吴文化文明时代,吴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收集、整理、研究、传承创新吴文化是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吴文化是一个宠大的历史文化系统工程,举起吴文化这面旗帜,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注重吴文化课题的选定和研究与吴文化的展示,使吴文化上升至“吴学”范畴,铸成吴学概念,构架吴学体系,形成吴学理论框架,建设特色的极具价值的吴学之路。为吴文化注入新的基因和人文精神,让吴学的理论绽放光芒。这就是“泰佰论坛”成立的现实意义和彰显其长久价值的深远意义,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3年9月7日,中央政治局原候补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世界吴氏宗亲总会名誉会长吴桂贤在香港富临皇宫酒店,听取了湖南吴文化交流协会筹委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湖南吴氏文史委员会主任吴增魁关于湖南吴氏社团建设情况的汇报。桂贤宗长对湖南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鼓励湖南宗亲团结一心搞好研究和联谊。

其次是缘在梅里,作为吴文化发详地和“中国二胡之乡”,梅村在泰佰精神的感召下,开发建设高歌猛进,社会事业篷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我于10月15日早上4点30分起床,赶着去南京大学看儿子,没想到当我到酒店大厅时,厅里站满了人,吴应回会长等五人在赶哈尔滨早上六点的飞机返程。快乐热情的服务人员,使我们在这里就像在家里一样温暖,尤其是张秀、董楚梅等几个服务人员忙碌了一夜未合眼,个个像当年雷锋,传播精神文明,给每个嘉宾留下美好印象。绚烂的灯光,快乐的氛围,圆梦古镇。《灯、永远亮着》这本书正式出版。泰佰论坛,第三届论文等体现得淋漓尽致。海内外学者吴氏后裔,寻根祭祖,联络宗谊,增进宗情,传承至德高风,发扬泰佰精神,传播吴文化,宣传社会主义和谐,富强文明,促进海峡两岸旅游、经济和姓氏文化产业的一个良好平台,同时又是广大游客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好景点。魅力无锡,健康之城,来自世界客人一人一个喇叭口,都在给梅村古镇人民点赞、贺彩,人人念和谐文明、激情、和谐、理念令人印象深刻。希望在这个金秋时节,让泰佰论坛文化研讨盛宴为吴氏生活增添艳丽光彩。梅花盛开春满园,更有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泰佰的“至德”文化

我国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中记载说:周太王古公直父(约公元前lll3年前后)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太伯,第二个儿子叫虞仲,老三叫季历。季历的母亲、古公的妃子太姜是个贤惠的妇人,季历十分贤能,季历娶太任为妻,她也是个贤惠的妇人。季历的儿子昌,有圣贤的祥兆。古公说:“我们家族有一代要兴旺起来,恐怕就在昌身上应验吧?”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道古公想让季历继位以便传给昌,就一块逃往江南荆蛮(现在无锡梅村一带),随当地的习俗,在身上刺上花纹,剪掉了头发,以表明他们不再继周的王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后来季历果然继位,就是王季,他的儿子昌后来也成为文王。太伯跑到江南荆蛮后,自称“句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

泰伯让位的德行受到我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高度赞扬,孔子说:“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赞扬太伯的德行可以说是道德的巅峰,三次把天下谦让,人民不能用言辞来称赞了。泰伯的德行在历史上被尊为“至德”。

孔子高度赞扬泰伯的至德谦让在于泰伯的“三让。”西汉韩婴(约公元前200年一公元前130年,)所著《韩诗外传》卷十第五章对泰伯的三让作了明确的记载:当太伯、仲雍知道父亲的要立季历的心愿,二人就奔荆蛮,这是第一次让。当泰伯到达江南后不久,父周太王去世,泰伯就和仲雍回去奔丧。季历和众臣请他接位,泰伯坚决不从,料理完丧事后即返江南,王位由季历继承。这是第二次让。第三次让是在季历立为王位后,发奋图强,遭到商的暗害致死。泰伯又一次回岐山奔丧,群臣再次要他继位,他依然不从,办完丧事后即刻返回,王位由“圣子昌”——姬昌继承。这位姬昌就是后来显赫的周文王。“三让”表明,泰伯的让天下决非只是客气客气,装装样子,博取虚名,而是真心实意。泰伯的壮举,震撼了古往今来的多少世人。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建文帝被他的叔父永乐夺去王位并赶出南京后,曾来到泰伯墓地瞻仰,感触万千,写了《题泰伯墓东壁》诗八句,感叹地说:“深惭今日争天下,遗笑句吴至德邦。”

泰伯的谦让的至德又在于泰伯的让的积极性。泰伯的让天下不是出于一味的遵父训、“无奈”、“不得已”,而在于太公所预言,周家族的兴旺,就在昌身上。泰伯清楚看到,季历的母亲、古公的妃子太姜是个贤惠的妇人;季历十分贤能;季历娶太任为妻,她不仅是个贤惠的妇人,而且太任的娘家挚仲氏是商邑大族,是有名望的贵族,人脉丰厚,地位显赫;季历的儿子昌,十分聪明。

因此太公所言,决非虚假。而后,事实证明了太公的论断,这位姬昌就是后来显赫的周文王,振兴了周姬昌的儿子周武王,统正义之师,推翻了暴虐的商王朝,建立了周王朝。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父辈教育时说:“谦让,是父亲教给我最重要的人生课程之一。在家,谦让父母,谦让兄弟姐妹;在外,谦让长辈,谦让同学同事;谦让荣誉、谦让利益、谦让值得谦让的一切。谦让,既意味着自己对个人荣誉、利益、所得的放弃,也意味着自我人格的升华。”又说:“父亲让我从小养就的谦让习惯,在面临复杂社会关系,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家庭与国家利益时,获益良多。不仅使复杂关系、棘手难题的处理容易获得公平、公正的结果,同时容易赢得群众的普遍认同和普遍尊重。”习近平总书记的父亲习仲勋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代伟人的警言掷地有声。

今天我们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发扬泰伯至德谦让精神,使其渊远流长。

二、至德文化的内涵

至德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谦让”、“开拓”,也是至德文化的核心。“谦让”是建立在“仁孝”思想品德之上的,为仁义孝悌而“谦让”,为天下大义“谦让”,为黎民苍生“谦让”。太伯与仲雍把天下都“谦让”掉,“谦让”出世上最高的权力,“谦让”出自己的最高利益,这是“谦让”的最高境界,“谦让”达到极致就是“至德”。“谦让:之后还要创造发展,那就是“开拓”,即开创、拓展。太伯与仲雍定居越地梅里(今江苏无锡梅村),融入当地土著民族。土著居民认为太伯有德义,纷纷追随归附太伯,很快发展到一千余家。于是太伯就带领当地百姓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开发江南,“穿浍渎以备旱涝”。相传太伯开凿伯渎河,流经坊前、梅村、荡口,直至漕湖,全长四十三公里,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人工开凿的第一条河流。无锡清名桥一段俗称“伯渎港”,一作百渎港,均因此而来。伯渎河酌开凿,世代造福当地百姓。太伯因此被百姓拥立太伯为当地的君长,自号“句吴”,是为吴姓开基始祖史称吴太伯。因当时中原地区侯王用兵频繁,太伯深恐兵祸波及,为保护当地黎民百姓不受侵扰,就带领荆蛮百姓在梅里平墟修筑了城郭,名为“故吴”。“句吴”国逐渐发展壮大,终于在东南沿海地区站稳了脚跟,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强大的吴国。句吴国建立后,太伯却一直不肯称王,只让人们称“伯”,且没有留下后代,为的就是把王位让给弟弟仲雍。

创造了灿烂辉煌的至德文化。至德文化的内涵就是“谦让”、“开拓”,博大精深。

三、一脉相承的至德境界

孟子曾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说,君子的品德,最多影响五代,以后就消失了。而泰伯和季札,虽然相距20代,却有惊天相侯似的“三让之举”可见泰伯圣贤之德好后人产生的巨大影响,他的让中国美德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对于泰伯的三让天下,孔子曾高度评价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意思是说:泰伯百以说具有最高的品德了。他多次把天下让给别人,以至于百姓们都找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赞美他了。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把《吴泰伯世家》列为第一世家,体现了司马迁对泰佰道德境界的充分肯定和褒扬。

对于季札的三让王位,孔子赞誉他为“吴之习于礼者也”,尊他为“天民”、“君子”。季札去逝后,相传孔子专门作了十字碑:“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对季札予以称赞。司马迁在《史记》中盛赞季札:“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司马迁在《史记·张茸陈馀列传》中写道:“张耳、陈馀,世传所称贤者……名誉虽高,宾客虽盛,所由殆与泰伯、延陵季子异矣”大意是说:张耳和陈馀二人,时传他们是贤者,享有很高的名誉,招致很多的宾客,但所有这些恐怕与泰伯和延陵季子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中华民族从古代社会开始就有让贤传统,“至德文化”由黄帝开端,泰伯构建,子孙倡导,如胜传承。泰伯奔吴是古代华夏文明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泰伯的“三让”,在中国史学上产生巨大影响,意义重大。泰伯精神、至德文化博大精深。三千多年来,它潜移默化、根深蒂固地融合在吴地百姓的人文思想中。

至德文化的内涵还具有“和谐”的特征。和谐包含宽容、开放、协作、融合之意;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兼容并蓄的多种关系。泰伯将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与太湖流域的渔猎原始文明结合渗透,以中原文化和江南土著文化相融合,开创不同氏族、不同文化融合的先河。孔子《论语》评价: “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西汉司马迁《史记》,三十世家的第二篇即为《吴太伯世家》。东汉恒帝御制三让王赞:“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康熙御笔“至德无名”,乾隆御笔“三让高踪”。碑记、碑文自汉至清代皆立,所以说至德文化在历朝历代得到较好地弘扬。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又呼吁:“全球华人共筑属于所有中国人的中国梦,共同振兴中华民族;广大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要携起手来,支持、维护、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的前程。习主席所言,正是中华民族先贤所说:“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可大可久,与世推移。”简言之,海峡两岸的互动,大陆要更多地了解台湾,台湾也需要更多地了解大陆,两岸同胞更要携手合作,继续为两岸和平发展相互了解做出努力和贡献,共图“中华民族复兴”。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麦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两岸关系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形势,国共两党要有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两岸应该强化经济关系,深化社会交流,加强文化交流,讨论推动签署教育交流、文化交流协议,为两岸民众创造更多实质利益。两岸同胞有责任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民族为世界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综上引述,以海峡两岸领导人的睿智和见解,必能带领海峡两岸人民携手合作共筑“中华民族复兴”。

总而言之,至德文化是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是中国的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两岸同胞应崇尚至德、学习至德、践行至德、弘扬至德,让至德精神成为修身之要,齐家之本,处事之道,同时在海峡两岸广泛深入地传播至德文化,使之成为推动两岸和谐发展,促进两岸走向和平统一的强大动力。

四、承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不能离开人类文明,而要在已有文明成果基础上,创造更高的文明。这已有的文明包括古老文明,这就离不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是传统社会的价值观,它不是凭空而生,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文明高度。反复酝酿,实践,概括,提炼,才最终形成。习近平主席说,“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回顾社会现实,改革开放近40年,国家放弃阶级斗争和计划经济,搞市场经济,坚持发展是硬道理,GDP一路猛开,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大提高,物质财富大量涌现,并融入全球化大潮,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些骄人成就不说也客观存在。另一方面,问题不少。贫富差距拉大,腐败蔓延,生态环境恶化,土壤、河流、空气、海洋污染严重,学校以升学率为且标。医院以盈利为目的。道德失范,精神空虚,信仰缺失等等。

人们常说,存在决定意识。由于物质的诱惑,一切向钱看,心情浮躁,导致上述现象蔓延。当然,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做了不少工作,先是捉“五讲四美三热爱,”提着搞“八荣八耻”,现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忠孝之义也包涵其中。

有人问,幸福去哪里了?幸福的主体是公民个人,要靠他们自己去感受。构成幸福有三要素,物质、精神、情感。物质是基础,精神偏重于理想信念,情感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的成果确实惠及了一部分人。例如社会低保,义务教育,免除农业税,改善住房等,但还有些人焦虑。例如1.5亿贫困人口,工薪偏低者,待就业的大学生,空巢老人,因分配不公或是民意表达不畅的上访者等等。

关于人生幸福,还有一种说法,人有三种层次:身、心、灵。身代表生存的物质需求。心代表人的精神活动,包含学习知识,各种情感交流以及心智的发展。灵,也可以说是灵魂世界,涉及到终极关怀。好比有一栋三层楼房,底下第一层解决衣食住行物质生活,在二楼上读书,看电视,玩手机,电脑,解决精神生活。三楼是灵魂生活,这里你明白人活着为了什么,人生意义如何?多数人在一、二楼里活动,少数人到三楼。拿13亿中国人来粗略分一下,亿人信宗教,1亿人信共产主义,这2亿人在三楼,还有11亿人在一、二层楼里逗留。在古代,孔子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很穷,物质条件很差,但安贫乐道,有信念追求,他自己觉得幸福。颜回是“三楼”里的人。

不丹是农业小国。第四代国王认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他在1972年提出“国民幸福指数”,探索可以测量的指标体系,与现代理念和方法接轨,具有普世性,推动人类社会以发展第一转为幸福第一的理念,取得成果。2006年不丹的幸福指数名列世界第8位,亚洲第一位,而它的人均GDP只有1400美元。2010年,联合国会议上,“国民幸福指数”作为千年发展主要目标,获普遍赞同。

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公民幸福指数,单靠物质财富还远远不够,文化要发挥作用,文化是软实力。中国文化是灿烂的东方文化,有足够的理由可以文化自信。它的基因有别于西方文化,没有必要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我们应该到老祖宗的传统文化里去寻宝、鉴宝,古为今用。

回到本题,看一看现在的“孝”现象,一般是老年人“孝敬”年轻人。农村中,老年人下地干活,带留守儿童。城市里,老年人带第三代。出现这种情况固然有种种客观因素造成,仔细想想,既无奈,也有点不妥。一是否可以构建某种机制,或营造氛围,引导人们去“三楼“转转。孝的本质是感恩或报恩,古人能不遗余力提倡孝道,如今文明昌盛,就反倒不行了吗?

五、为国为民的情怀是至德文化的写照

至德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为国为民,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修养德行,端正人生。人无德不立。人生面临的选择很多,能否走好自己的道路,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指导。只有养成高尚的品德,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所以说,育人德为先、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用美德修身。

其次注重道德实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林则徐的名言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这种为国为民敢于献身的情怀,是至德精神的发扬光大,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无数青史留名的仁人志士,无一不是至德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用浩然正气,谱写人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奉献精神,我们中华民族才能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在党领导全民奔小康的新长征路上,我们更要加强道德建设,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翻开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在历史中吸取力量,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史命,永远奋斗。这样才有动力、有方向、有立场,为人民服务就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的事业就会兴旺,就会永葆青春。

“谦让、开拓”是“至德”文化的核心,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后人往往拿“至德”做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能否担当使命及其他社会重任,因此说,至德是中国古代道德的“度量衡”“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临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一带一路战略中,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福建泉州为起点,途经福州、广州、海口、北海,到达东盟国家越南河内、新加坡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等城市,最终到达威尼斯,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

“至德”是的吴氏文化核心灵魂,“至德”文化的精神延伸是互信、包容、融合,它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时代的契合。五百年前大历史学家刘伯温的诗句中有这样的描述:“江南水千条,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且不讲云贵能否胜江南,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实在在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面前,继承和发扬“至德”文化,创立“东盟至德促进会”的重要意义也不言而喻了。东盟国家在思想上、道德上、文化上找到共识,取得一致,就有良好的合作基础;通过传播和推动姓氏传统文化的互动,找到合作互通的切入点;通过对姓氏文化加强沟通互动,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就有良好的带动和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吴成队,男,生于1955年4月,祖籍山东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吴庄村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一带一路》《中国商报》《山东经济报》特约记者,枣庄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已发表5000余篇文章,已出版《风雨榴乡情》50万字,获得68个荣誉证书,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作家,中国长征精神研究院研究员,全国文化长征组委会副主编,世界吴氏文学艺术联盟高级副总编,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作家,原工作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委宣传部。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 作词∶吴蜀丰 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905080184@qq.com

联系人吴蜀丰 电话: 18883313913 

责任编辑:吴蜀丰

0

【友情提示】天下吴氏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客观真实报道,坚持不站队,保持正确的主观立场,以弘扬至德精神!传播吴文化为主旋律!只要你姓吴,只要你是正能量的来稿,我们都欢迎!
《相约天下吴氏网》主题歌作词:吴蜀丰作曲演唱:吴仕长

吴氏文化正能量,至德精神在弘扬。开拓进取创辉煌,谱写时代新篇章。
三让高风孔圣赞,第一世家史记传。天上有口遍天下,家风传承树典范。
我是吴氏好儿郎,仁爱谦让传万代。相约天下吴氏网,因为有你更精彩!

来稿要求图文分开打包,(因人力有限不接受微信图文供稿)
投稿公共邮箱:txw4006935168@163.com
联系人吴蜀丰电话:18883313913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天下吴氏网招聘|
版权所有 天下吴氏网 电话: 18883313913 | 电子邮件:txws4006935168@163.com   023-62795070 
媒体支持:中国报道网 合作媒体:重庆报道网 | 泰伯文化传媒(重庆)有限公司独家营运
常年法律顾问吴彭龄执业证号码:13202199210937510 江苏仁勤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融汇大道7号1-13-10 |备案号:渝ICP备15011658号-3